o    

 

 

 网站首页|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教育随笔|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留言板 |日记平台

   导航>首页>教育理论>重读杜威>民主教育家——杜威

| 您好!今天是

---------------------------------------------------------------------------------------------------------------------------------------------------------------------------------------------------------------------------------------------------------

 走进杜威思想深处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3年8月21日第6版/杨 捷)

单中惠教授指出,杜威思想的最大影响在中国

 

在个性鲜明、思想活跃的所有美国教育家中,杜威的权威地位是世界教育界一致公认的。他和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杜威及其教育思想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特别是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所有从事相关研究的人们关注的对象。

 

多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虽几经起伏,但始终绵延不断。早在20世纪初,杜威的教育思想就传播到中国,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早期《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翻译者邹恩润先生在“译者序言”中指出:“现代教育家的思想最有影响于中国的,当推杜威博士”。特别在杜威访华前后,“对杜威哲学和教育思想的研究在近代中国学术界形成高潮”。

 

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杜威教育思想成为我国教育界政治性批判的主要对象,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学术研究一度沉寂多年。

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拨乱反正思想指导下,我国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1982年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专门研讨了杜威教育思想。此后,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从更广泛的角度深入研究杜威教育思想,先后翻译出版了一批反映杜威教育思想的原著和研究成果,发表了近130篇有价值的相关研究论文。“应该说,从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重新评价到更为广泛的研究,我国教育学者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和更加理性的思考”。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外国教育史研究整体呈现“全面的危机”,但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仍有新的突破,如青年学者褚洪启的《杜威教育思想引论》,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2002年7月,正当杜威逝世50周年之际,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单中惠教授的力作《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下简称《探索》)一书,这不仅是“对杜威最好的纪念”,而且为我国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探索》一书有着与众不同的研究和叙述角度。对教育家及其思想的研究,通常以教育家的生平、哲学、心理学和社会政治观作为大背景,专门研究其思想。在叙述结构方面则是集中解读和诠释其重要著作和关键概念(这是必要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研究方式和结构安排因处理不好教育家和他的思想发展轨迹“时间逻辑和思想逻辑”,致使教育思想成为纯文本的阐释,而思想基础和时代背景又处于相对孤立状态。教育史学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对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研究,“历史背景总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教育思想虽然与时间相连,“却必须穿越时空而按照自身逻辑贯通起来”。具体到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上,更有必要注重时间逻辑与思想逻辑的有机结合。通常那种对思想家著作纯文本阐释的方式已不能走进“杜威思想的深处”。因为对杜威来说,其精神与人格魅力不仅是他的思想,而且是他的行动。杜威曾表示:“总体来说,影响我的因素更多地来自于人和现实的情形而不是书本”。

众所周知,杜威不仅是一位教育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卓著的教育实践家,即便是作为教育思想家,也是建立在他对现代教育的探索和反思的基础之上的。他始终以浓厚的兴趣关注着美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以极大的热情参与着美国教育的改造。他在教育实验活动中形成教育思想,又利用这些思想指导他的教育实验活动。

 

《探索》庞大的思想体系共由六章来支撑,依次为:“杜威的大学时代和教授生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传统教育’与杜威”、“‘进步教育’与杜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世界教育”。其中第五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是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人们所熟知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主要命题。不难看出,作者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是建立在把作为教育思想家的杜威和作为教育实践家的杜威结合起来的基础之上,把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置于20世纪前后美国社会大转折时代的社会背景之中,把思辨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结合起来去解读的。因此,可以在书中看到作者不惜笔墨“清晰地勾画出杜威教育思想从形成到发展、成熟的全过程”。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作者用新的角度构建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从“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等8个方面阐述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探索》一书将杜威的生活和教育思想,用共同的主题联系起来,相互支撑,有机结合,彼此呼应,使杜威以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得到系统、完整的阐发,使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他所生活的大转折年代的现实社会生活背景下生动展开,避免了在封闭的真空中研究教育家的思想,防止仅仅拘泥于对杜威教育著作进行文本式研究和概念阐释的方式。这无疑是作者在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尝试。

 

对现代教育进行探索的杜威正处在美国历史上的大转折年代。面对美国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他表现出敏锐的意识和积极的态度。”杜威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成长于美国社会大移民浪潮中,他目睹了美国怎样由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亲身经历了美国社会的进步运动。他“对所处的历史时代具有敏锐的历史意识”,“因而常常能够把握住他那个时代的脉络,从而能够为后来的历史学家研究这一时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探索》的作者以杜威对“传统教育”批判和剖析作为背景,对“进步教育”作出认识和反思,他指出:“毫无疑问,杜威对现代教育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对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进行尖锐批判和理性思考的过程。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思考正是杜威探索现代教育和构建实用主义教育体系的出发点”。杜威本人也在《经验与教育》中坦言:“简单地说,我的出发点是反对传统教育的哲学和实践……”。由此作者得出结论,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的过程正是杜威构建自己教育思想体系的过程。

 

杜威对20世纪初美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和革新运动十分关注。《探索》一书运用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深入研究了进步教育发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分析了杜威对进步教育的肯定、批评和反思。在肯定方面,作者揭示了杜威对新教育运动的热情,他称赞进步教育运动使学校生活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深信教育实际中的变化必然会带来理论上的变革;在批评方面,作者从“对进步教育运动主张儿童中心学校的批评”、“对进步教育运动忽视课程和教材组织的批评”、“对进步教育引导采用极端的思维方式的批评”三个方面阐明了杜威与进步教育的分歧;在反思方面,作者将杜威对进步教育的深层次解读概括为进步教育运动应该“认识到它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限的”、“认识到教育革新试验需要周密的计划”、“认识到它不是一个仅仅与教师有关的运动”、“认识到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危险的存在”、“认识到它的道路是一条更艰辛和更困难的道路”。

 

《探索》一书对世界的影响不可低估。杜威的著作被译介成35种文字,共发行了327个版本。杜威教育思想影响如此之大,主要源于它的时代性和新颖性。“从时代性来讲,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既反映了新的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挑战和要求,又表现了杜威对新的时代的思考和认识;从新颖性来讲,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既提出了许多给人启迪的见解,又体现了许多新的视角和特色”。另一方面,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翻译出版杜威教育著作和宣传杜威教育思想影响的人当中,有杜威任大学教授时的学生,有对杜威教育思想怀有认同感的学者,有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教师,有在美国留学后归国任政府官员和大学决策者的留学生,“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影响中,这些人显然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探索》一书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作了恰如其分的评述。作者认为,杜威曾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影响,“但是,‘它的最大影响在中国’”。该书不仅研究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杜威访华前后的传播和影响,还择取了深受杜威影响的胡适、陶行知、陈鹤琴等人的教育思想为线索,从中国近代学制、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视角考察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探索了杜威对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这无疑是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又一新尝试。

 

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书在丰富资料的基础上,以其独特的分析和研究视角,成为“是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一部上乘之作”,也是我国教育界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一块里程碑。

 


相关链接】                                                    

   重读杜威

 


                                              到“教育理论”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7002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