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教育随笔|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留言板|日记平台

   >首页>语文教育>魏书生语文课堂教学实况与讨论《人生的境界》

| 您好!今天是

-----------------------------------------------------------------------------------------------------------------------------------------------------

   

《人生的境界》

  --------------------------------------------------------------------------------------------------------------------------------------  

 

(来源:博客-广东省徐闻中学 江海燕 记录) 

 

     

--------------------------------------------------------------------------------------------------------------------------------------

 

网上评论选录

  

 

落梅飞晓霜:据闻皮鼓兄对哲学颇有研究,今日看兄的课堂实录果然精深奥妙。内行话说不好,不怕朋友们笑,我说几句外行的。

1、【学生能动吗?】皮鼓兄对境界的解说的文字我读了两遍,感觉精深细密,奥妙无穷,不由的感叹,这皮兄的弟子只听一遍,能懂吗?难道皮兄的弟子亦如皮兄般精于哲学?若如此,皮兄这段不如让学生自己讲;如果皮兄的弟子不熟于哲学,一遍而过,学生更多的是一头雾水(这点从学生的反映中可以看出)。个人认为,这个环节皮兄处理的有些急躁,不如先让学生谈一谈对境界的理解,可以先把故事放在前面诱发学生的谈论,使学生先对境界的层次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老师才总结。

2、【目的与方法】学习《人生的境界》一文,个人认为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哲学知识,二是培养思维品格。这节课学生所做的主要是对课文内容和教师问题的归纳总结,我想皮兄这样做是为了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内容学生是不是真的理解?一个学生理解了其他学生如何?我看在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不如让其他同学针对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再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评价,或许会有交流、碰撞,有新的收获,同时老师也能更好的了解更多同学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的“教”似乎过多了】总体感觉老师教的太多,从某种意义上讲皮兄更象一个主演,学生成了配角;课堂变成了皮兄的课堂,而不是学生的课堂了。学生的思考看不到,学生的表达看不到,学生的才情看不到,学生的思辨更看不到。最后是皮兄自己总结的,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这可是检查这节课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的一个环节啊,皮兄不让学生去做,是怕学生讲不好,还是为了完成自己这节课的“形象塑造”?

4、或许是高三了,我总感觉这节课有点急功近利的味道,好好的一篇哲学随笔突然有一种堕落成了“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意思。

 

干 干:读文章的时候,有了上面的一些想法:

  1、四个层次是递进的人生四境界吗?

  2、功利境界如何上升为道德境界?

我想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铁兄,故事太多,如一枝上繁花锦族,但看不到枝干了。这是我读文章后再读铁兄实录的第一感觉。

文章与哲学概念之间是何种关系?

教师通过课堂想要给学生的是什么东西?

我在思考这两个问题。

 

教师从概念、词源、典故、笑谈等方面入手,力图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哲学概念。我以为这个方向是非常对的,但是目的却不可能达到。因为教师所做的,基本上是在搞混,而不是在澄清。

我以为这个环节不能太用力了,因为课堂毕竟是在四重境界上下力才是关键。

我的感觉是:一堂课,信息极为丰富,能够吸引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的东西(但教师在这方面还可以有意识地挂一漏万,提供诱饵);一节课,对文本本身的解读太少太浅。

教师把许多好吃的东西嚼碎了让学生尝尝味道。利弊俱在其中

 

凭 栏:皮鼓在课下“厚积”在课上“薄发”,使课堂信息量极大,学生思想受到暴风雨般的冲击,十分难得。但具体操作上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基本同意干干的点评(非“歪批”)。

皮鼓的课似乎过于注重“哲学”思考了,体现着皮鼓老师的“思想者”风格。而语文课还是要注重文本本身的学习的,即面对课文,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琢磨“怎么写的”,进而深思质疑,从而切实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我的看法对否,皮鼓?

 

干 干:

第二课时上得明显得比第一课时有效的得多--尽管在课堂外貌上可能还不及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最精彩的地方,当属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辩证分析。此处皮鼓做得出色极了。

也使得我先前提出的一个难题(我估计大多数教师会在这地方糟蹋文章)有了解决的可能--即功利境界如何上升为道德境界。但毕竟是作者本身的弊病在这里面,教师无论讲得多玄,还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

我有个想法:

在分析四种境界时,能不能举同一部作品中的大家都已经熟悉的人物,譬如《三国演义》或者《射雕英雄传》。新的信息的不断出现,冲淡了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我觉得现在应该是拿文本来解剖社会(以一本书为例),最后,我们把这四种境界回到自己的人生中,说说自己的哪些行为分别处于何种境界,而自己的整个人生又处于何种境界中。

同时我还在玩味冯文本身: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这四种境界,是不是也就是四种状态下的人生。第一种是原生状态下的,不必说,我们的许多农民还落在此状态下;第二种是经济状态下的人生,中国人现在就是处于这种人生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公共的游戏规则太重要的,或者说美国人就是在这方面做得极出色的典范;第三种是宗教状态下的人生,凡是真正的信徒,往往就是这种人生状态,我怀疑邪教徒也一样;第四种是哲学观照下的人生,它没有终极,只处于一种永恒的追求或者求索中。

 

刘支书助理:看得出来铁皮鼓这堂课花了许多力气,也尽可能的在老冯的理论框架下和学生一起解读了四个境界,对铁皮鼓的敬业精神致敬!

但这堂课最大的问题在于:铁皮鼓在仰视老冯同志!这就决定了这堂课恰恰缺少哲学。

老冯的境界问题实际是一个边缘问题,在心理学、社会学的范畴内也可以讨论,尤其是自然、功利、道德着三个境界更多的是非哲学问题,不如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括得好。“自我”揭示出了功利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而老冯的理论显得更加机械,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至于第四个天地境界,显然老冯借鉴了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天人合一。然而他的天地境界是对天人合一庸俗化的理解(有兴趣可以讨论)。不但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是老冯无法比肩的,就是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也比他高明得多。不站在超越冯友兰的角度讲冯友兰,实在是浪费大家时间,冯友兰可以埋葬了!

 

干 干:从绝对的高度讲,刘支书助理讲“埋葬冯友兰”是有些道理的,因为冯毕竟不是一个原创性的思想家,他确实没有提供多少原创性的思想,就这篇文章的四个境界,确实远远不如弗氏的“三我”。

但是,我们是这样来评判文章的吗?

艺术、思想与科学不同点正在于它的开放性兼容性,有弗氏的三我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并不是说冯的四个境界就不能存在,就是不科学的,它恰恰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补充了其他的学说。

刘支书助理的文章中屡有以某种优秀(思想文明)替代多样化(思想文明等)的思维,不知以为然乎?

 

陈莲根:请别嫌我是好挑刺的老太太,为了语文教学的真理,我不得不再挑刺,优点让别人说去。

1、从信息量的比例分配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没给学生足够的表现时间;

2、从教学模式看,仍然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为主的模式,没为学生创造发现问题的机会;

3、从教学设想看,过于强调全面地、深刻的理解《人生的境界》中的哲学内容,能力目标不够突出;

4、从学生的积累看,多少有预先准备的痕迹,看上去更像大学的课,或许我有些武断,如果不是这样,我真该佩服铁皮鼓老师的学生的积累之丰富了。

总之,学生还不是很自由的。

铁皮鼓老师,你不介意我的刻薄吧!因为刻薄,我实在不讨人喜欢。不过,铁皮鼓老师已经接受了我的刻薄,谢谢!

 

微 笑:我认为这样的课堂当以讲读为主!

我们老师常常感叹学生没有知识积累,知识积累从哪里来?从课外阅读来?仅仅从课外阅读来?阅读什么?怎样阅读?难道我们的课堂就不再有责任?

铁兄的课堂可谓卷帙浩繁,塞满了噱头,但是具体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对于这样的课文我们不要给学生太高的要求。仅让他们能区分四种境界,并且初步感受哲理性思维与平常思维的不同,学会用追问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就够了。从这个层面上,我相信铁兄的学生虽然茫然者有之,但还是能够达到最初的教学目的。

至于新课程么。不要去受它的拘束吧。

学会了这种思维方法,将其巩固还是很重要的,铁兄不妨叫学生自找材料,结合材料自己分析四种不同人生境界,及个人的理解。我想效果会更好!

看见这个帖子,惊喜和钦佩比其他的一切都多。做好的语文老师,更真不容易啊!

 

干 干:铁兄最后一堂课时,学生是活了,可是境界却混了。

一:王海打假值得这样讨论吗?这无非是功利境界的一个例子,胜诉败诉如何进入“境界”?

二:苏格拉底的幽默是“天地境界”?那么“幸亏我是石博士而非瓦博士”的笑话更是胜苏一筹了(一面对妻子一面对仆人),这“天地境界”,也太天低地窄了。

三:郭靖其人,是一个道德境界的典范,虽然华山时由于失恋一度追问哲学问题,但终究不入天地境界(其后黄蓉回来恢复正常便可知),若他是天地境界,则凡失恋者都入天地境界了。

……

所以,铁兄,我认为你对四境界本身也是一家之言(当然我也是),以此灌之,不亦远乎?

 

铁皮鼓:王海打假这个例子看似与课文无关,但正是我刻意处。

原因有二:一是义利观历来是我们高三作文备考的重点题目,遇到机会,当然要分析讨论了。二是我想通过义利观来说明,仅以动机来判断境界高低有它的局限性,从而让学生感觉到冯友兰境界说的局限性,这个目的达到了,我个人对王海打假这个例子颇为满意,而且学生反应不一,正好用来讨论。

苏格拉底的幽默当然不是天地境界,这一点,我在与凭栏的对话中已经提出来了。我此处举这个例子有自己的语境。我在此处主要是讲境界高的人胸襟开阔,所以用了苏例,并没有告诉学生这就是天地境界,我想学生也不至于这么误解吧。

郭靖当然进不了天地境界,这一点我也申明了。我想说明的只是为什么有比道德境界还高的境界。在道德境界的人,当然能分清善恶,但是郭靖在失恋后有一点齐善恶的味道,正好用来说明问题。不仅如此,我举射雕中所有的例子都未有达到天地境界的,因为我反复申明,天地境界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不可能达到的。而且金大侠小说里的最高境界往往是佛道境界,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儒家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回事情。屡次举射雕,也是为了增强趣味性。

我对四境界的解释当然是一家之言了,基本上没有教参上的东西,大都来自自己的感悟和阅读,这一点,我在第一节上课时就提醒过学生了,我说我有一个观点,不犯错误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陆爱民:又回到了我已经提出过多次的问题——

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究竟怎样才算是“读懂”了?

从铁皮鼓老师的这三节课的实录看,他是在用一种方式,为学生“读懂”《人生的境界》提供“支架”。当然,学生“读懂”的深度是不一样,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在几节课里都能达到一样的深度,但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加深”就可以了。

——从这一点出发,这三节课是成功的!

不过,我在思考的是:如果类似的课文都这样上,那么,“语文味”又在哪里呢?同样的哲学道理,文科类课程都可以讲,那么,是不是将来只开一门“综合文科”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似乎不行,在这个问题上,语文课和政治课(应该说是“哲学课”)的界线又应该在哪里呢?我想,是不是应该这样思考:充分把握“语文”的特征,从“语言”(友人认为应该是“言语”)出发去认识“哲学道理”,要把握住“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样表达是怎样传递作者的思想的”这样角度,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真正“读懂”原文深邃的思想的同时,获得语言的熏陶和提高。

——从这一点出发,这三节课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的!

 

秋风秋水:皮鼓发出的铮铮声音真是不同凡响。前几日才看到铁皮鼓写的系列文章,不禁跟朋友惊叹又发现了一个陕西才子。

今日读了铁皮鼓的教学实录,精彩的设计深刻的思想令人欣赏、敬佩,学生能遇上这样的老师真是他们的福气啊。我以为这三节课是很不错的课,诚然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我们课堂教学许多新鲜的活力,特别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但并不意味着每节课都必须如此。

我们反对满堂灌,但教师必要的引导,精彩讲解也是不可少的。特别是有关哲学的问题,如果没有专门阅读过,我们许多成人都搞不清楚它许多的东东,何况涉世尚浅的学生呢?我认为这课教师应该多讲一点,重难点讲得精彩一点。

这篇文章我原来没看过,但跟着课堂的引导使我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几个模糊的哲学概念。课堂许多例子非常好,适合学生心理,整体感觉是到位的。在引导中,在讲解中,在举例中,在风趣幽默谈笑中,教师的形象就是这样树立起来了。有什么不好吗?学生难道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在学生展示风采能力的时候,我们教师同样可以展示自己的睿智与风度。

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师不是蜡烛,不能只是默默燃烧,他们跟学生一样在课堂上焕发青春,赞放美丽,共同成长。这是从这几节课中,我看到了铁皮鼓焕发的美丽与光彩,这正是他自成一体的自我形象啊,如果彻底改变的话,也许让人看到的就是另外一个铁皮鼓了。正如我们喜欢窦桂玫大家闺秀热情洋溢的神采,同样也很欣赏江南才女苏静温文尔雅的含蓄。

应该视教材内容,有教师思辩、才情的展示,更多的是调动展示学生的思辩与才情,教师与学生鲜明的生命力才得以充分体现。

当然不是说没有缺点和遗憾,学生的展示是少了点。例子可以压缩一些,引导学生讨论往纵深方向等等,不一而云,拙见让各位见笑了。

 

冰 湖:与皮鼓切磋

首先要说的是我不是语文老师,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1.我相信你读过陈战国先生《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我奇怪你为什么第一节课为什么不直接做一个讲座?以“境界说”为主题说开去,使学生有读书地欲望,而对相关哲学名词有所了解(实质上你采用了陈先生的两个例子),对中国古代哲学有所了解。

2.《金刚经》中有“正等正觉“的说法,但正如陈先生所说,“觉解”可能是冯先生所创,这里“觉”有悟这一层意思。这个词应该是很重要的,不能只满足于课本的解释。

3.对“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解释是错误的。它不是心理上。(见前贴)

4.对本节课最后一段你没有论述,其实那才是冯先生的哲学理想。记得冯先生曾说过(大意):我喜欢道家,我也喜欢儒家,但我更喜欢道学。道家是出世的,儒家是入世的。道学家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之事业。它是出世与入世的结合。(也就是你曾提到的“极高明与道中庸”)

5.冯先生的“境界说”对中国哲学应是有贡献的。《华严经》中有“法界说”:理法界;事法界;事理法界;事事法界。我们也常谈: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等等,是否从中有所启发不得而知了。但我们可以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来解释冯先生的四个境界(具体还是模糊点好)。

6.我不知从哪儿看到这样一个例子(大意):楚王围猎,箭没有射中猎物,仆人准备去拾回那支箭。楚王说:楚人矢,楚人拾。仆人于是没有去拾回。后人把楚王这句话改为:人矢,人拾。后人又把这改为:人,拾。

7.“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区别在四个字:返朴归真。

8.我们对学术的态度不是拿起来就反对,是先吸收再来批判。我赞成你的这种做法。虽然冯先生以西方逻辑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但还是有唯心的成分在。如果我们不能重建,那就让它存在,让学生自己去建构更好些。

9.《易》说: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是不是对我们讲课很有启发。

10.陈先生那本书对中国哲学的陈说不敷述。

 

桂维诚:铁君的课上得十分精彩。我是不主张教师尽量少讲的,像这篇课文,完全让学生自学后来讨论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博学如铁君能够信手拈来,深入浅出,甚至举了不少学生感兴趣的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来分析,从课堂气氛来看是十分活跃,学生一定收获多多。值得好好学习。

我也注意到你说学生课后的测试并不理想,当然那是些怎样的题目还须具体分析。但反思一下课堂实录,可以说这堂课主要在探讨哲学问题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稍欠缺些,因为毕竟这是上语文课。我感到在让学生找出四个境界和“觉解”的概念时,提到了筛选信息,这里就结合得较好。不妨可以多设计一些这样的环节,指导学生如何去阅读理解哲学文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这是高中生的弱项,你在导语中已作了强调)。

因为教师光彩逼人,无庸讳言,学生是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回答也始终被老师牵着,偶有出彩处,也许是由于个别同学已经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大多数如何,不得而知),可能大多数同学在老师妙语联珠的讲解中,仅仅陶醉其中而没有来得及消化,教师对文本的精到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

窃以为,第三教时可以让学生对照文本进行讨论,王海的例子很好,但是否胜诉不是讨论的关键,可以让学生分析他属于哪个境界,让他们自己再举些四个境界的例子,并自己提出一些问题来,抓住“觉解”这个关键来进行理解,这样可能浅些,但可以扣住文本,比较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冯先生的“四个境界”仍属于儒学范畴,至于是否正确,回答起来比较复杂,不可能在课内解决,也不属于教学内容,可以启发学生课外去思考,去讨论。

关于新课程理念和传统教学,课堂的拓宽加深和学生的现实水平,还有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等等,这些也正是我在思考而不得其解的困惑。上面这些忽然想到的想法,并不成熟。欢迎铁君和诸位批评。
 

本站编后只有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学术讨论才可以真正实现。尽管网友评论见仁见智,但纵观总体,我们还是可以对魏智渊老师《人生的境界》之教学得出大致不差的评价,值得学习和值得商榷或改进的地方应该是比较清楚的。这虽比听“专家”评课费脑子一些,但我们获得的信息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这就是本站将此帖编辑于此的目的。

 

返回讨论专页



            【到“教育随笔”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7002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