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网站首页|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教育随笔|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留言板|日记平台

   导航>首页>教育理论>专辑:会诊课改新课堂>如何保证学生主动参与?

| 您好!今天是

-----------------------------------------------------------------------------------------------------------------------------------------------------

会诊课改新课堂  如何保证学生主动参与

            ——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三

        李 建 平

 

但愿如此师生交流的面是广的

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然而,专家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

 

记者日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某学校听课时发现,一个班40多个学生中有14个学生没有机会发言,而个别学生却发言8次。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甚至脸上连一点笑容都没有;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实际上,在多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用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什么是参与?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厦门教育学院教师叶水湖曾作过两节课的比较。一节数学课,讲的是《三角形的认识》,整节课教师提了107个问题,教师问,学生答,看起来气氛热烈,学生回答得也不错,但没有一个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来的。另一节一年级的数学课,讲的是《数的加减运算》,课堂上老师用多媒体显示一幅动画情景,让学生就画面上的情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老师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数学问题,整节课老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要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

 

现在,新课改实验区的许多教师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正从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有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河南省有关教育研究机构总结出五点:看参与的主动性如何;看参与的深度、广度如何;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往情况;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活动情况、情感体验情况;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
                  

                         《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30日第2版

很好的“参与”场面,如果经

常是这样……

 看,这孩子倒是“眼到、口到、

手到,心也一定到了……这也

是积极“参与”啊!

 比较理想的小组合作学习场面,

但愿每个组都能大体如此

这所乡村小学的课堂参与质量

应该同样是挺不错的

       

 

 

 

   回 目 录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7002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