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网站首页|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教育随笔|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留言板|日记平台

   导航>首页>教育理论>专辑:会诊课改新课堂>表扬越 多越好吗?

| 您好!今天是

-----------------------------------------------------------------------------------------------------------------------------------------------------

                                               会诊课改新课堂

  学生真的“两极分化”了吗?

—— 课程改革的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九

·李建平·

 

 

   进实验区,记者随处可见课堂上发生着的深刻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还时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已。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仍然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学生的个体差异该如何得到关注?教学的个别化如何得到加强?弱势学生群体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展等,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与深入研究。


  如今,在实验区的课堂上你会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十分活跃,而个别学生则习惯于被动学习、背书、记笔记,不知道如何积极主动地学习。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一节课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掌握。即使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里,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差异也很明显。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学生是不是真的“两极分化了”?


  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宁夏灵武市东塔中学校长汪发认为,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加上被动式、接受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思维方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明显地显现出来。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把课堂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而有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的不唯一而有开放性等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大部分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着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些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无论是合作讨论,还是实践操作,都表现得十分出色,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也正是一部分学生向上“分化”的原因。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实验中确有一小部分学生不适应,成了“分化”的另一极。他们上课不爱发言,学习主动性不够。过去,老师对大家的要求是一样的,大家接受着同样的学习任务,回答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迫使这些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完成任务。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多了民主性、少了强制性,多了自主性、少了被动性,减少了机械模仿,没有了强制手段,减轻了学习压力,一部分自觉性差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使原本已有的差距拉得更大了。另外,教师指导教学的思路发生了变化,关注的是学生的探索、创新,是师生互动中出现的新问题。由于课堂的开放,教师随时都可能面临学生提出的新问题的挑战,关注课堂的发展和变化,于是就无暇按传统的方式给个别学生更多的辅导和帮助,这些都促使个别学生向差的一极分化。所以,对于两极分化,应当具体分析。原来是齐步走,现在拉开了距离,好的更好了、更活跃了,一般的能达到基本要求,这不能叫“两极分化”。


  大家知道,孩子本身是有差距的,我们不可能通过课改,让所有的学生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作为教师,关键是要选择和运用好课堂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尽量缩小两极间的差距。


  当前,课程改革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在重视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尽量缩小差异。不可能没有差异,但不应该人为地造成差异。我们的目标是让好的更好,差的提高,而不能用压抑优等生发展的办法削平差异。福州市台江第四中心小学要求教师形成这样的育人理念: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

 

                                    回目录

 

 
   

                     到“教育理论”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7002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