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教育随笔|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留言板 |日记平台

   网站导航>教育理论>本站辑录:第三只眼看当代名师(读《魏书生:技术主义与权威人格的末路》有感)

| 您好!今天是

-----------------------------------------------------------------------------------------------------------------------------------------------------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某论坛)

---------------------------------------------------------------------------------------------------------------------------------- 

   

对《教师之友》杂志,以前不是很了解,前些日子,李玉龙先生给我寄了几本,恰是关于“那一代”的讨论。看到三篇“专题”为之振奋。我是辽宁人,魏书生可以说是我们辽宁人的骄傲,从我参加工作起,就听说了魏书生的名字,他的理论与实践的专著也广泛的流传。那时,他确实是我们教师的偶像。后来随着我的阅历增长和对教育理解的加深,我没有把魏书生当作教育的“圣人”,但他可算得上是一位教育家。我也亲临过魏书生的讲学和现场的做课,他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技术,在当时不能不说是很前卫的。魏书生对中国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教育思想的解放,教育技术的革新,魏书生的教育哲学也在不断的深化与完善,历史总是有局限性,教育的发展使也不例外。现在我们提出对“那一代”的教育思想提出质疑,这不足为怪。但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这样批评,这也许是教育的体制有关,作为教育媒体我们看到正面宣传的多,弘扬与追捧的多,很多“名家”就是这样“炒作”出来的,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怪现象。作为教育期刊发表文章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仅代表是一种权威,同时是舆论的导向,教育的导向。很多时候,我们见不到这样的争吵,基本上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样虽然回避了一些矛盾,但不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今天终于看到了《教师之友》的编辑们,以对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刊载了这三篇具有挑战意味的文章,我为之赞叹。我们也确实应该听听来自反面的呼声。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只有不断的总结、质疑、反思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

 

话又说回来,我们赞成这样的批评,但要批驳的有理有句,要有深邃的剖析,揭示思想的内涵,同时也应该提出改进的策略。基于表层的现象,抓住枝节问题,就展开大刀阔斧的言论,而且字字珠珠,充满着愤慨,言语中表露出对人格的侮辱,有失文家的风采。一个批评家应该是有哲学思想的,这样的文章才有可读性,不是利用激昂的文字,就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读蔡朝阳的文章,我没有深刻的看出此人懂得多少教育,倒是看出茈毛求皮之说。首先看他的一段文字。“一个在语文教学界举足轻重的权威、一个令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抬头仰视的高山、一个对中国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重量级人物,怎么会是这么一个人呢?”魏书生是很有名气,但是不是他就代表了中国的教育了呢?我想魏书生没这么想过,广大教师也没那么想,那你为什么这样说呢?只能说明你的骨子里已经是权威的奴隶了,或者曾经是。这样宣泄给人一种无知的感觉。有人批评说,你懂得魏书生多少,我看说的一点也不过分。仅凭一场报告,上网查阅了几篇文章,就下如此结论“怎么是这样的一个呢?”天下皆醉,你独醒。难道魏书生把天下人都欺骗了。没有充分的研究,没有站在哲学思想层次看问题,这样的言论,不会令人信服的。

 

再读“他的演讲里充满了自豪与喜悦,充满了乐观知足的精神。他的语言也质朴风趣,带着浓浓的东北二人传的风格。这使我想起了同是东北人,同样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赵本山。”魏书生之所以称为思想家,他具有独特人生看法,他经常说“珍爱生命,享受人生,善待他人”。这不是一个人起码的准则,这样的思想有什么错误吗?所以魏书生的演讲充满着自信、乐观、知足的精神,这才叫一个“大师”风度。后半句与东北的“二人转”和赵本山联系在一起,真是牛马不相及,论述上逻辑的错位,言论的偏激达到极点,或许这样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你的论述何不是东北的“二人转”啊!

 

又所言“他1966年从沈阳32中初中毕业,便失去了继续升学的机会,1968年下乡到盘锦地区当知识青年,以后主要凭个人奋斗,才得到了今天的地位和声誉。这之中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他没有理由不自豪、不喜悦。”你这样的言论,为之可耻。你实在是不懂得教育,你是一个很嫩的教育的小生,把魏书生的人生经历归结到“他没有理由不自豪、不喜悦。”真是鬼话篇。魏书生对人生哲学的认识是你能理解了的吗?魏书生的人格是充满乐观的人,他说“走路是享受,得病是体验,酒喝多了也是快乐”,他充分强调人生价值与意义,他为何不自豪,不喜悦?一个人为什么要痛苦的活着,为什么要充满矛盾的活着?魏书生的人生哲学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所有听过魏书生讲学的人,都上了一堂人生的教育课。当然,这样的认识不是魏书生就认识到了,但是作为名人的宣讲,其影响力更大,思想总是要人来传播的。你没有条件像魏书生那样传播,也不要气馁吗?何必说的那么酸啊?

 

下面再剖析蔡先生的分段论述。在“魏书生知识结构的致命缺陷”一段指出“他发明的‘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基本上跟文学不相干。”我不知道你搞了几年的教育,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懂得文学,但懂得文学的人,是不是称职的教师呢?语文的终极教育是培养文学家吗?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会学习的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能有多少文学知识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教学方法。如果按你的标准,中国的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得下岗。李玉龙先生说,即要思想的技术,又要技术的思想。魏书生是力求把“思想的技术”和“技术的思想”柔和在一起,当然是很艰难,但他毕竟迈出了可喜一步。“六步教学法”和“学导式”教学法,说起来也不是魏书生发明的,这话说的对。但魏书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进行继承与发展。他总结教育的一般规律,具有应用的价值。在思想翻新的今天,也不是过失的理论。之不过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更多了,学习的策略更灵活了。教无定法,教必得法,这是每个教师都知道的教学原则,可在蔡先生看来,否定前人的成果就是创新。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现象。

 

蔡先生又言“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他从未有一篇文章谈到文学,谈到文学之美。什么西方现代派文学,什么中国当代文学,统统在他的视野之外。”我不知道你究竟读了多少魏书生的著作,他谈没谈的文学,一点也没失去教学的功底。首先语文教师不一定是文学家,美学家,但教师必须懂得教育原理,方法比什么都重要。有人说:“好的教练员,不一定是好运动员”。教师关键给学生思想的启迪,要教会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的奥秘。这种能力应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生成的。魏书生是教育家,是思想家,他不是文学家、美学家。每个人的知识容量都是有限的,魏书生也尚且如此。魏书生没写过一篇文学作品,你不能否定他没教出好学生。蔡先生这样的言论,证明是一个书呆子式的先生,根本对教育理解甚少。

 

蔡先生又引用了魏书生批改作文的几条原则,在你看来偏重于技术层次,而我的解读照顾了全面的作文素养。我们从来也没有否定作文不要技术了,而是反对过于强调技术,在魏书生的几条原则中,提出了“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看文章的选材;.看表达方式。”这是一个指导性的意见,我们知道评价有规则,可是往往破除规则,它是随着时代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的,魏书生也从来没说过,就这样评价了。怎么看待教育的评价是值得争议的问题,现在还不能否定这样原则就是错误的。今天我们追求思想的个性,同时我们也警惕思想的泛化与偏差。教育毕竟有育人的功能,培养什么样的人,还是教育的首位。关于对当前评价的质疑,也不是蔡先生一人看到了,全国大众都在关注。你提出了问题,但你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方案,显得力不从心。教育怎么评价不是魏书生的错,所以你不能说魏书生是“知识结构的残缺”。中国的教育有时需要历史来负责任。魏书生也担待不了这样的责任。对于一个普遍的现象,归结到魏书生的责任,言辞过亦。

---------------------------------------------------------------------------------------------------------------------------------

另一位网民的意见:

 

蔡先生在文章中批评魏书生是“灌输”式的教育,不懂文学,不懂审美,一切是为了“应试”。我不知道蔡先生究竟读过魏书生多少专著,听过魏书生多少课堂教学,是否到学校实际考察过。

一个刚刚进入魏书生思想边缘的教师,凭借自己“灵性”就乱扣“帽子”,充当了一个“救世主”的身份,我为之汗颜。在追求个性解放的今天,强调“以学生为主”“以人为本”,但我们不能否定“灌输”式的教育就是不可行,而是我们反对过分的灌输,“灌输”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它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不应看到魏书生某一教学环节呈现了“灌输”的趋向,就批评他的教育思想就是“灌输”,没有从整体上去看待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没有辨证的思考,就下此结论,这是纯粹的言论攻击,这不是对教育的负责,这是对一个人教育思想的玷污,说穿了,是为了打击他人,抬高自己。

谈到考试,考试与课程改革不是对立的,是统一的,课程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深化考试,改进的是考试的内容与方式。蔡先生深恶考试,但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取代考试,这和滑稽之说没什么区别。因为有了考试的客观现实,就说魏书生是“只是为了考试而发明的授课技术,其目的的指引,只在于考试分数。”这样的指责是不现实的。

蔡先生总想超越现代,建立空想主义学说,“大跃进”式的改革,我不知道在中国这个国情是否能承载得了。教育的改革也是输不起的改革,正像有人所说“不要拿我们的孩子做实验品。”

-------------------------------------------------------------------------------------

点击下一篇:于漪:一个曾经的偶像

 



                         到“教育理论”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7002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