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方格”之内贵在“圆融”

        

 

 

 网站首页|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教育随笔|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留言板 |日记平台

   网站导航>教育理论>本站辑录:第三只眼看当代名师>钱梦龙:“方格”之内贵在“圆融”

| 您好!今天是

-----------------------------------------------------------------------------------------------------------------------------------------------------

钱梦龙:“方格”之内贵在“圆融”

(报告提纲200612 于重庆

 [作者:钱梦龙  转贴自:中国写作学会重庆学术报告会 ]

-------------------------------------------------------------------------------------------------------------------------

 

    释 题

    “方格”:教育的应试体制对教学的限制、束缚。“圆融”:圆满、融通(通达事理)。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符合素质教育的规律。

“方格之内的圆融”:在应试体制下游刃有余地实施素质教育。

    一位大学教师的可贵的反思。

    要在“方格”之内求“圆融”,必须正确解读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几个关键词。

    1、“语文素养”

    尽管“语文素养”是新课标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核心概含,但至今尚无一个权威性的确切界定。

    “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

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巢宗祺先生的界定)

    “语文素养”概念的泛化,必然使语文教学增加许多不应有的“额外负担”。

    “语文素养”就是“语文的素养”,给它界定时不能无视“语文的”这个限制语的存在。

    “语文素养”大致的边界:

       ① 必要的语文知识

       ② 较强的语文能力(包括敏锐的语感)

       ③ 对民族语的深厚感情和正确态度

       ④ 健康的文学欣赏趣味

       ⑤ 较宽的文化视野

    在上述构成语文素养的诸多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而在读、写、听、说诸项语文能力中,阅读能力又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弄清楚“语文素养”这个概念的涵义,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上,就是要瞄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核心目标,以“阅读教学”为“抓手”,实实在在地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会阅读。

    2、工具性、人文性

    我国语文教育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问题争论不休,争论的目的,说白了只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外,是不是还要进行人文、思想教育?

    这个问题,实质上仍是过去的“文道之争”在新词语包装下的现代翻版。

    从195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等根本问题开展了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工具论”的提出,并以国家文件的形式反映在1963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

    我为什么不大赞成这种旷日持久的“两性之争”,甚至不大赞成现在重提“工具性”?

新课标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权威性总结”,基本上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虽然还有人反对“两性统一”的提法)。有趣的是,争来争去,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上:文道统一。当然,不同还是有的,那就是“道”的内容“现代化”了。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语文课怎样上才算体现了“两性统一”?

    “两性统一”不是两种属性等量齐观的相加。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必要属性。

    两者互相依存,如同刀和刃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剥离。但是,从现在不少谈论语文教学的文章和某些展示课的倾向看,恐怕已不是人文精神失落的问题,而是“人文性”张扬有余,“工具性”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语文课怎样上才算体现了“两性统一”?

    举例:我教《谈骨气》……

    这个教例说明了语言学习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操练,它和人文、思想教育的统一本来就是语言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语言是工具,但不同于一般的纯物质工具,而是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工具;它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用以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工具。

    我想象中一堂比较完美地显示“两性统一”的语文课,应该是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

    语文教学忽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就是忽视两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融合,结果必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败俱伤。

    3、师生对话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对话”本是后现代阐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新课标以官方文件的形式第一次把它移植到语文课程中来。

    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师生互动形式是“谈话”。“谈话”与“对话”虽只一字之差,但两者背后潜在的教育理念是截然不同的。

    对话的最大特点是:

    ①师生围绕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而不是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

    ②对话各方完全平等;

③教师可以预期对话的结果,但没有预定答案。

谈话:“提出问题”,对话:“提供话题”。

“话题”不同于“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①思维空间大,有时候整整一堂课只有一两个话题;

    ②学生围绕话题发表意见,不是回答问题,故“答案”意识淡化;

③教师和全班学生都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对话,同时双方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对话中的差异,因此对话获得认识往往是多元的。

对话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到来意味着“敲响‘教授时代’的丧钟”。

后现代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之一威廉姆·多尔把教师的作用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其作用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营造对话氛围——使对话在宽松、民主、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组织对话过程——使对话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调控对话方向——使对话始终围绕当前的话题进行;

    保证对话的省时和有效——使对话过程成为有效率的师生对话互动过程。

4、训练(语文训练)

    对“训练”的误解;最大的问题是把训练和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和学生个性发展对立起来。

什么是训练?从训练的语素构成看,“训”,指教师的指导;“练”,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

构成“训练”的三个“要件”:1、教师的指导:2、学生的实践;3、师生的合作互动关系。

长期以来语文教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训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症结所在!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看,也只有在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之中,才有可能实现“两性”的真正统一。

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润物细无声”,这一特点只有在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语文训练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合作的基本形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不仅仍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还要提高语文训练的质量和效率。我坚持认为:灵活、高效的语文教学,只能是灵活、高效的语文训练的结果。

    结束语:“方格”之内求“圆融”——戴着镣铐跳舞(我的做法)……

 


                         到“第三只眼看名师”主页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7002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