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 教育随笔 |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视听苑 |留言板

   >首页>陋 室斋>也说“难得糊涂”

| 您好!今天是

-----------------------------------------------------------------------------------------------------------------------------------------------------

             

代郑板桥有句“难得糊涂”的名言,在今天运用甚广。题写在匾额上的有之,题写在扇面上的有之,竟然还被纳入了中国酒文化的范畴,诞生了“小糊涂仙”酒,连外国人也在中国的电视广告中阳腔怪调地说起了“聪明难~~糊涂~ 更难~~”。是呀,两杯酒下肚,不糊涂的也糊涂了;可中国还有句俗语叫“酒醉心明”…… 唉,看来,想糊涂还真难呐,也真个儿是难得糊涂了!

其实细想起来,钟爱这句名言者大多为并不糊涂者。试想,没有文化的村夫市井世事不明,可谓糊涂,可他并不去说什么难得糊涂不糊涂,也不为自己的糊涂或悲哀或欢喜,糊里糊涂地就这么过着,挺好。就是那些并不糊涂的人,总盼望着自己“糊涂”,其实是因为太清醒了,这才盼望能“糊涂”一点。

         

思维能力是上苍唯一赋予人类的宝贵能力,是对人类的厚爱,不用它可惜。越是读书多的人越是爱想问题。可是这思维能力往往越用越害怕,问题越想越多,想想想想又不得究其穷尽,只觉得寒气逼人,可谓高处不胜寒。于是眼睛一闭,又盼望“糊涂”了。这大约就是“难得糊涂”流传久远的原因了吧。

         

现今一些人认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消极出世因素占多数。其实,郑板桥是劝世人要糊里糊涂地过日子、什么都不去想、不去认真对待吗?窃以为非也。

           

有些事情是有确定答案的,是原则的,不可改变的,那岂能糊涂?中国应该对港澳台行使主权,这岂能糊涂?正如邓小平说过大意如下的话吧——主权问题是不需要谈判的。

对于自己来说,是否放弃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岂能糊涂?别人的东西、公家的钱款该不该拿,这岂能糊涂?与别人的妻子或丈夫能不能有染,这岂能糊涂?对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岂能糊涂?哪些事是违法的那些事是合法的,这岂能糊涂?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究竟为啥失事的?这岂能糊涂?一句话,在带根本性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糊涂不得呀。

            

然而,世界是庞大且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是处于混沌状态之中的,从新兴的前沿学科“混沌学”、“模糊理论”、“模数数学”还有“模糊控制”可略见一斑。 但“模糊学”是科学,不等于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稀里糊涂。从这一角度来看,这里的“模糊”却又是大智慧的表现。

是的,世界之大,世事之多,要想事事究其穷尽,人大概会很累很累。比如做这件事情自己吃亏多少他人占便宜几何、某样东西该不该买、某件事情此时是否非得去做、某种钱该不该花、天气有点热窗户该在几时几分打开等等等等,恐怕都会因时因地因人而有多种答案;何况,往往20年前看起来是挺合理的事情,今天看起来可能又不合理了;还有,若干年前看起来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今天谈论它可能又觉得是一种情有可原的存在了,这样的事情还少吗?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要想事事都有一个明确的统一标准也不可能。有一个说法,叫做“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与时俱进”——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这些都是颇能说明问题的。我想,郑板桥说的“糊涂”该是指以上一些事情。在这些问题上,真的应该“糊涂糊涂”;在这些事情上显得非常“精明”不仅活得太累,而且真的是大愚蠢了。难道不是吗?

        

事无巨细,斤斤计较、一律顶真,表面看起来挺精明,殊不知实际上是大愚蠢,往往因小失大。这样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

表面上看起来为人马马虎虎,啥事也不计较,和善易处,但遇原则问题则毫不含糊,据理力争,有理有利有节,这是大智慧者,因大而弃小。

邓小平先生可谓是“难得糊涂”的楷模。与撒切尔夫人谈判时,什么都可以让步,什么都可以“糊涂”,唯有进驻中国军队、悬挂中国国旗、应用中国法律这三点不可动摇,一点也不含糊。龙永图先生代表中国参加中国加入WTO谈判15年,他的经验之谈是运用“双赢”原则——他曾在电视上说过 “谈判的技巧就是让步的技巧”,可谓入木三分。在很多问题上表面看起来中国让步了,“吃亏”了、“糊涂”了,而最终中国入世了,赢得了最大的利益,这是大事!!

          

由是观之,难得糊涂是一种很科学很智慧很艺术的处人处世之道,掌握起来真不容易,我以为这才是“糊涂”之所以“难得”的原因。因为只有“大智”才能“若愚”——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自己处人处世是不是也该这样?一律糊涂,不可取;每事糊涂,要不得;该糊涂时

则糊涂,能糊涂就糊涂;对不该糊涂的问题则旗帜鲜明,执著坚持。窃以为此乃郑板桥“难得糊涂”之要领。正因为很难完全把握好这些分寸,故云“难得”。而处理世事之水平高低正在于此。难道不是吗?

(转载本文请注明“转自【语文·教育·研究】网站”和原作者)


相关链接】                                                    

  “中国板桥网”转载本文

  “难得糊涂”之心理分析

  点击“中国板桥网”首页,更多板桥书、画、研究……


                             到“陋室斋”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9015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