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教育随笔|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留言板 |日记平台

   网站导航>首页>语文教育>转载-张国生:“迷住”之后的“再说”

| 您好!今天是

-----------------------------------------------------------------------------------------------------------------------------------------------------

                

·张国生·

§《迷住》的反馈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8期发表了我的《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则》(下文简称“迷住”)。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我发表的最有“反响”的文章:该刊后来发表了5篇反馈文章。有一个网名叫做“毓君”的老师,将此文贴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上”(主题“这样上文言,还会没趣吗”),结果至今引来160多条“回复”,成为那里最“热”的文章之一。其他几个网站的论坛上,也有一些反响。

 

反响中有赞叹,有怀疑,有商榷,有建议,有求助,也有批评和“攻击”。赞扬的话人人爱听,我也不能免俗;怀疑和商榷,我们可以共同探讨,这也是一种乐趣;建议有利于改进和提高,我会虚心接受。最值得重视的是批评。我一向认为,善意的批评比善意的赞扬更有价值;即使是无理的批评和“攻击”,我相信也只是学术之争而已,可以泰然处之。在批评和商榷意见中,最应让我感谢的是湖南涟源一中的吴勇前老师,他说:说《论语》是出成语最多的书是不准确的。笔者特意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统计,统计的书是《汉语成语大词典》……结果是这样的:出自《论语》的成语有174条,出自《左传》的成语有202条,出自《史记》的成语是262条。所以说《论语》是出成语最多书是错的,只能说它是出成语多的书之一。(《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1期)

 

我很赞叹吴老师治学之严谨认真,为了这个问题竟会作那样大量的统计工作,同时也深深地惭愧于自己“跟着感觉走”的轻率。看到这一批评后,我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吴老师还指出,我文中说“《毛泽东选集》的影响只有几十年”(此处本站在转载时已作修订——本站注)、“《三国演义》《红楼梦》的影响也只有几百年”,意思表达不很准确,在“只有”前面加上一个“还”字就准确了。这真是一字之师!在这里,我对吴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对其他参与评论的老师表示感谢。同时也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设“课例研讨”这个栏目很有意义,在这里开展学术讨论,无疑有利于提高作者、读者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 之后的“再说”
 

有一个评论者很欣赏这一课“外围工夫”作得十足。我理解,其言外之意是希望看到“迷住”学生的更“内在”、更“精髓”的功夫,可惜“迷住”一文对此写得不具体、不尽意。其实在这个问题上也算是打了一点埋伏,所谓“先把他迷住再说”,是“迷住”在“先”,但“迷住”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或只是阶段性目的而不是终极性目的,“迷住”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完结,此后还有“再说”的内容。“再说”什么呢?该说的很多,下面就再说一说。
 

    一、重视兴趣,不能忽视“没趣”的内容
 

我上这一课以及写“迷住”一文,首先强调的是兴趣,是让学生“乐学”。因为现在的学生实在是太苦了,许多老师的课也实在是太枯燥了,许多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最厌学的科目之一便是语文。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把课上得有趣,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的成长之路上,有好几位恩师都这样指导过我,所以我对此一直十分重视,总是千方百计把课上得有趣,“迷住”一文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产生
   但是,我们强调兴趣的时候不能忽视“没趣”的工作。让学生乐学的同时,不能忽视苦学。“外围工夫”要做足,但语文教学不能只做外围工夫,还要讲“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奋志时”,还要鼓励学生“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诚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董必武《为中学生题词》)。同样,教语文要有巧办法,要提倡“精讲巧练”,但不能因此忽视“笨”办法。“笨”办法之一就是扎扎实实、步步为营的训练。语文教学也许有时候会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我更相信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一种“慢功”,非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不可。

 

以“读”的训练为例:

        
   首先是
读正确,不能有错字,不能丢字拉字,不能前后颠倒。

         

其次是读顺、读流利,不能有磕绊。我常将这两条加在一起作为朗读的评分标准:每错一字扣1分,每磕绊一次扣0.5分,一个人一个人地测,看谁分数最高。而达到这标准,需要千百次的训练和练习。有些老师因为中考、高考不考朗读,就不重视这项训练,而我认为,连读都读不对、读不顺的人,不可能出口成章,不可能口若悬河,其口齿也不可能十分流利。说都说不流利的人,其思维大概不会是敏捷的,其写作也不会是文思泉涌的,更不可能“下笔如有神”。

          

第三是读懂。对文言文,更需逐字逐句读懂,甚至需要“咬文嚼字”。虽然现在有人主张读文言懂得大意即可,但我还是宁可逐字逐句地读懂。不但要懂,还要“嚼”,要辨析、比较、区分高下优劣。先师孝纯先生告诉我,读文言文,“难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异,而在殊微”。“殊微”之间,往往是作者的思想和艺术功力之所在。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之中,“习”究竟是什么意思?“朋”是什么意思?“不亦说乎”和“不亦乐乎”有什么区别?“知”是不是如课本所注的“了解”……这都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之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可忽也。大而化之、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是不可能理解其思想和艺术的精髓的。

叶圣陶老先生在40多年前写过《语文教学二十韵 》,我20年前读到此诗,叹为语文教学之至理,20年来受益非浅,今天再读,觉得仍可作为我们上好语文课的指南,现择要录于下:
 
……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还有读出语感、读出感情。不少学生读课文,语句没有停顿,语速没有变化,语音没有高低轻重,语调没有升降缓急。比如读“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之”“也”“焉”应是轻读的,他却分别读成一声、三声、一声:要多难听有多难听。表面看来,是语感和朗读能力问题,其实,是没读懂,没理解,不知道“之”“也”“焉”是什么意思。当然,这也是朗读训练问题,没有扎扎实实进行过朗读训练的学生,是不会深切理解其中的思想和感情的。而经过良好训练的,读来时而长吁短叹、泪水盈眶,时而仰天长啸,慷慨激昂,如白居易笔下琵琶女的琵琶:时而“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时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些训练,可能都比较“没趣”,而且耗时费力,“迷住”一文也没写或没强调,但是,它确实是语文教学的更“内在”和“精髓”的功夫。

 

二、重视感染,更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落实

 

我很重视感染,上课时,感情十分投入,力争通过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与作品、作者产生感情共鸣。上《论语》这一课,我提供了那么多资料,其实都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注意:不带“之一”),是我们每个读书人的祖师,他对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是两千年来无与伦比的。我提供藏于香港孔教学院的“孔圣真像”等图片,是为了说明香港似乎比大陆更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应该像前些年那样背弃传统,数典忘祖。我让学生看韩国的孔庙、日本的孔庙、新加坡的孔子塑像,是想让他们知道“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孔子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国界,甚至新加坡至今还在大力推行“儒教治国”。我介绍日本研究《论语》的著作、法国巴黎1788年出版的《中国著名哲学家孔子生平》,是想说明,大和民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儒家思想哺育,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盂德斯鸠等都从儒家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应当说,这一课的感染很成功。感染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让我们的学生从此喜欢孔子,喜欢中国的古代文化,喜欢语文课,也喜欢语文老师,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坐收“师逸而功倍”之效。


   但是,在我们给学生以强烈感染的同时,不要忘记“感情因素”并不那么强烈、相反还似乎有点枯燥的知识与能力,特别是不能忽视知识与能力的落实。否则,我们的课便是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不要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语),即使在“应试”面前也会一败涂地。


  
落实,要有一个高标准。以背诵默写为例:背,要背得正确流利;写,要写得一字不差。起初,我检查的标准是90分“过关”,后来想,不行,平时的背诵默写达不到100分,考试时不可能100分,因此“过关”的标准必须是100分。其实,简单地背诵默写100分还不行,还要有理解性背诵、应用性背诵。例如:如果你论述读书与思考的关系,《论语》中可供引用的哲理名句是哪句? 同学们中的优点和缺点,你怎样对待?请用孔子原话回答(答案分别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落实,需要老师巨大的付出。需要付出智慧,将作业练习安排得尽量低负担高效率,尽量符合学生心理。例如现在的学生普遍“追星”,我们不妨因势利导:港台明星苏有朋、任贤齐的名字出自何处?答案:分别出自《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核对答案时再顺便说上一句:两位“明星”的老爸肯定是熟读《论语》。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一遍又一遍地检测,一遍又一遍地批改,一遍又一遍地辅导。虽然这些工作有一部分可以交给“小先生”去做,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但也绝对缺不了老师的“躬亲”:出试卷、印试卷、改试卷,组织检测、分析讲评、表扬、批评、鼓励,宣布为“作业信得过”、“作业免检”,有时也不免“限……之内……,否则罚……”。往往还要组织背诵默写比赛:个人赛、小组赛、男女生赛、对抗赛、接力赛……我非常羡慕和佩服魏书生老师在这方面的洒脱(作业一本不看,作文一篇不改),早在20年前就对他亦步亦趋,但20年后今方信:张国生不是魏书生,而且,没有他超人的天才、帅才,谁也成不了魏书生——这个世界上崇拜、学习、仿效魏书生的那么多,但至今还没听说谁成了“魏书生第二”。
  
落实,还需要 “开启心灵之门”
。往往是优秀生早就背得滚瓜烂熟、默得一字不差了,而后进生连读还读不流利。什么原因?可能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是情商方面的问题。不找到那把钥匙,就打不开他心灵之门上的那把锁。我很欣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条建议,现在奉献给大家:老师手里要拿一把小扇子,把学生心里做优秀生的欲望之火煽得旺旺的。(大意,《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这些功夫,《迷住》一文一点儿也没写,但它也确实是语文教学的更“内在”和“精髓”的功夫。

 

三、重视多媒体,更要重视文本的解读与感悟

 

我这一课,多媒体手段发挥了很大作用。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电脑辅助教学——那是一个新的境界》,主要观点是电脑辅助有助于达到“乐学”的境界、博大丰厚的境界、“逸而功倍”的境界、信息时代任驰骋的境界。我还预言今后电脑能力会成为教师基本功的一项,不具备这个基本功的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淘汰;而把电脑玩精了,可以使语文教学出神入化。
   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有一种喧宾夺主的现象:许多半瓶子醋的课件制作者用大量的相干不相干的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充斥语文课堂,语文课没有了或弱化了对文本的解读与感悟,成了多媒体展示课,成了图片课、音乐课、电影课、电视课、动画课。这样的语文教学是走向了一条斜路。


   语文课件固然要有图片、动画、音频、视频之类,但语文课件中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它们而是文本。文本是“主”,多媒体资料只是“宾”。制作课件首先要弄清楚:“宾”是为“主”服务的,为“主”起陪衬作用,它只能强化“主”的地位,而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我建议用电脑辅助教学的人先打好一个基础: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课该干什么,先在不用多媒体的情况下把语文课上得扎实和有趣。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多媒体手段,使之更加精彩。打个比方说,语文教学是一只虎,而电脑辅助则是为虎添翼。虎与翼相比,重要的不是翼,而是虎。成为虎,添翼之后才厉害;如果是一只鼠,添翼又何如?——蝙蝠而已。

 

我想“再说”和应当“再说”的话还有许多。比如要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我永远不会忘记孝纯先生对我说得最多、影响最大的一句话:“要想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语文老师,必须有广博的学识。”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类似意思:“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比如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地学,因为“激发学生主动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由此推论,最能恒久“迷住”学生的是确立他们的主人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比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养成了,许多学习活动就可以“自动运行”了。比如老师要懂得管理学,要像魏书生老师那样实现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教学管理。比如老师要善于和学生心灵沟通,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


   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更“内在”和“精髓”的功夫。言多纸短,不好意思再多占用读者的时间了,以后“再说”吧。□

 

看前一篇:《先把他“迷住”再说》

------------------------------------------------------------------------------------------------------------------------------


                         到“语文教育”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7002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