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教育随笔|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留言板 |日记平台

   >首页>教育技术>试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 您好!今天是

-----------------------------------------------------------------------------------------------------------------------------------------------------

 试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安徽/应学俊

本文2003年2月发表于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通讯”网

http://www.etc.edu.cn/show/tougao/2003/goujian.htm   国内近20家网站转载


提 要教育信息化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但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我们应当朝一个怎样的目标来做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工作?如何评价教师的信息素养?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使我们的工作很容易走进误区,导致人力财力资源和时间的浪费,贻误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将以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为切入口,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构建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使大投入能带来大收益。
  
关键词误区 培养 教师信息素养 内涵 评价标准

               

一、在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中不应出现的误区及现象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社会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也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课题自然应运而生。其中之一,便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如何尽快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广大教师迅速适应教育信息化这一发展的新形势,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这样一场教育变革中去。很多地区和学校在探索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教育主动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体现,可喜可贺。

                  

但是,由于忽视了对“教师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没有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体系,自然也没有评价体系本身所特有的导向、激励和评价机制,使推进教育信息化挺有力度的一些地方和学校,在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步入不应有的误区,出现以下令人焦虑的现象——

             

1、只对教师一味注意技术层面的培训,而技术层面的培训又主要是学习动画和网页、课件制作等;很少涉及关于有目的地搜集获取信息、筛选整理信息、发布信息进行交流等知识技能的专题培训,几乎没有灵活地创造性地活用信息方法、策略的培训,培训内容和方法上有严重缺陷和误区。 
   2、非常忽视或根本没有察觉教师信息意识、信息策略等方面的培训,导致教师信息素养中很重要的这一层面几乎没有什么提高,学习的一点信息技术,由于很少用于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的实践,时间一长又都荒疏了;而平时的课堂教学有很多还是“涛声依旧” ……


   以上误区,导致“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平时的教学、教研实践成了“两张皮”。而这肯定不是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在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着力从事一项工作时,是否应该对我们所研究和实践对象的属性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呢(尤其是我们的国家尚不富有)?也就是说,是否应该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还将如何做下去?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应该知道我们要向着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或曰“预期结果” )努力?笔者以为,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因为行为的盲目性必然导致令人大失所望甚至适得其反的结果,从而造成极大的人力、物质资源和和时间的浪费。


   为了明确这一点,为了构建一个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以促进广大教师信息素养能尽快得以提高,我们有必要理论联系实际地认真探讨“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概念明确,判断才可能正确。


  
1、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个人整体文化素养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不仅仅是一点信息技术,应从比较广义的“信息文化”的角度来认识。


   在信息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的今天,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对于获取和利用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如何(信息意识)、获取、处理、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如何,可以说将直接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水平成正比。


   教师信息素养在教师个人的整体素养中是一个子系统,绝非仅指信息技术。具体的信息技术只是教师信息素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层面。既然教师信息素养是一个系统,那么,它是可以从“信息文化”的层面上来理解的。


   综合国内外专家的论证和笔者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实践认识,笔者认为:所谓“教师信息素养”,应该是这样一种涵盖面较广、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它应该是基于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的、以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为表现形式的综合素养。所以国内外专家也将其称之为“信息文化”素质。


   而衡量这种素质高低的依据,何克抗、桑新民等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有诸多论述。如何克抗教授指出: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其中:

① 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

② 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

③ 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

④ 信息利用,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能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能用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生活等)。” (引文中序号为笔者所加)

应该说这佯的表述是比较简洁明了的。但如前所述,笔者认为还应加上“信息意识”这一要素,它不是具体信息技术层面的内容,而是就教师对信息的态度、认识层面的要素;但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信息素养中的观念性问题;而只有观念的更新和确立才是带有根本决定性意义的转变。


   就教师信息素养中的各层面来说——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以及对信息较强的敏感度,有获取、分析、加工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这四个方面并非我们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在于最后一个方面——对信息的利用。正如何克抗教授指出的,教师“能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能用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美国的Christina Doyle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也指出信息素养在其能力方面表现的较高层次,应当是“组织信息使能有实用性;组合新信息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见桑新民教授文《创新推广理论与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那么,我们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就是要使教师善于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不达到最后这一效果,我们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有何意义?那种一味只着力于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层面培训的做法是片面的,不可能真正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2、从实际出发,教师创造性地活用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决定了对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和评价应具有综合性、全面性。


   现在和不太远的将来,教师创造性地活用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将仍然较多地体现于常规课堂教学以及常规课堂电化教学之中,绝非仅仅表现与直接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等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常规电化教育手段在相当长的时期还不会被淘汰。我们在培养和评价教师信息素养时,不能不考虑这一因素。因而,也就决定了培养和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要求。


   尽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探索的重要课题,也已经出现了如小学语文“四结合”、“几何画板”以及“WebQrest”等比较成功的“整合范例”,它们确有利于改变现有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落实学生在学习探究中的主体、主动地位和协作的方式,也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必须看到,我们国家如此之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至更远一些的将来,由于基础教育中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目标的限制、不同年级和学生年龄及知识水平的限制,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财力物力状况的限制,就我国广大地区每学期的课时总量而言,常规课堂教学(含常规电化教学)将占每学期课时总量的70%以上。这是基于以下对现实状况的调查统计和预测得到的数据——

 

笔者对某中等城市几所省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小学教师当前将计算机等现代媒体运用于教学的情况作了调查和分析(不论是否已做到与学科“整合”;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除外)。一般来说,中小学教师每周平均任课量约12至13节,以一学期平均20周计算,中小学教师每学期任课总量约240节或260节。以两所有代表性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管理部门和侧面了解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须知,这是省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统计数据,倘若在一般中小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以上数据所反映的并非全国发达地区和有关实验的“排头兵”学校的情况;而正因如此,它才更具有典型意义——何况,它毕竟来自省级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当然,这其中既有硬件条件尚未到位的限制,也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尚在进行之中的因素。

 
   那么,我们预测一下:即使“十五”以后,学校计算机等硬件条件、环境有了充分的改善和发展(比如,假设每个年级拥有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学校拥有两个以上多媒体教室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突破,除了如类似小学语文“四结合”、初中几何画板等这样完全的整合范例以及WebQuest的成功发展,教师日常教学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的频率大约也只有自身任课总量的30%左右,至多不会超过50%。依据是:以基础学科每位教师平均每周使用4节次计算机等现代媒体辅助教学计(网络教室的使用率几近100%),一学期也只有80节,仅占教师学期任课总量的33%左右;因为不论是整合或辅助教学的各种软件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还是硬件环境的条件限制,抑或不同学科教学内容本身和不同教学目标的限制,以及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不同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限制,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时数总是有一定限度的。相信熟悉基础教育的人对上述现实状况和预测的数据会有比较充分的理解。
   那么,现在和不远的将来,还有60-70%左右或更多无法直接运用信息工具和技术的常规课堂教学怎么办?就没有任何改革或改进的出路了?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在这样的常规课堂教学、常规电化教学中就无法体现因而毫无用武之地?所以他们就不需要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综上所述,教师信息素养的终极体现并非一定是在纯粹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应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整合”——即创造性地以多种方式活用信息于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之中,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有所创新。其实,当教师活用信息于自己备课时,即使是备最常规的课,这也就是一种对信息的创造性的再编码;对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而言,即使在他最普通的常规课堂教学(含运用常规电教媒体)中,也同样可以感受到教师对信息充分占有和创造性地活用而带来的清新气息如春风扑面而来,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3、教师信息素养的具体构成要素


   根据以上实际分析,结合何克抗、桑新民等国内外教授专家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教师信息素养特有的构成要素:


   ① 对信息、信息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有正确的理解;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获取所需信息的欲望,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
   ② 认识到获取信息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并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
   ③ 能准确、快速地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
   ④ 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布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
   ⑤ 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或存储)自己生成的新信息。
   ⑥ 能将以上一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交流。
   ⑦ 有明确并遵守信息道德,懂得维护信息安全。

 

三、尝试构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目标在客观上对行为具有导向、激励、调控、评价的功能。在教育信息化呼唤教师尽快提高信息素养的今天,构建《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有了这样的评价体系,将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目标明确地努力参加有关提高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学习;对学校编制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计划、阶段目标以及教师信息素养考核方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行动的目标一旦明确,地方和学校在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工作中,就能探索到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虽然这样的评价体系可能一时还难以做到绝对科学和完善,但比完全没有要好;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我们还可以不断去完善它。脱离实践的理论是苍白的,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的。

 【注】表内二级指标中第11项关于“使用频率”,应根据学校具体硬件条件确定具体指标。

   

以上评价体系是针对一般教师编制的,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和财务等行政人员的信息素养应该与之略有不同。这份评价体系体现了重视对教师信息意识和获取及创造性地利用信息能力方面的综合评价。它涵盖了教师信息素养的以下三个层面:一,态度、意识层面;二、信息技术操作掌握层面;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层面。权重的分配也基本是依据这样的考虑。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如达到上述标准,其信息素养当属良好以上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见到比较完整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或曰评估方案。这里是初步的研究结果,当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我们研究和构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目的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提高21世纪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使这样一件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工作能在人力物力时间的大投入之后有更大的收效,促进教师信息素养尽快地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迅速地发展。■
                  2003年2月(3月修订)



          到“教育技术”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7002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