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关于本站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教育随笔 教育技术 陶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视听苑 本站时评  
  首页历史瞬间《人民日报》历史记录范华龙:让人民把心里话讲出来(《人民日报》1957.5.13) | 您好!今天是:  
  相关链接
  1. 【专辑】从“整风”到“反右”:1957年《人民日报》上的历史纪录(本站整理)

  2. 毛泽东:事情正在起变化(1957年5月15日)
  3. 毛泽东: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1957年6月8日毛泽东起草中共党内指示;当时未公开发表)
  4. 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1957.7.1.)
  5. 他们是如何躲过了“右派”帽子的?

  6. 商昌宝:茅盾在“反右”运动中新信息
  7. 刘方清:我的母亲刘清扬 新信息
  8. 王开林:“不死鸟”张奚若
  9. 他们是如何躲过“右派”帽子的?新信息

  10. 中国新闻网/陈远:《史海:1957年《人民日报》上的储安平》(2011年8月发布)
  11. 网易/《党史月刊》:公开质疑“党天下”:储安平被打成右派后人间蒸发
  12. 戴晴:储安平与“党天下”
  13. 【南都网/腾讯网】储安平:一个政论家的深刻和远见(2013.10)新信息
  14. “大右派”葛佩琪真是要“杀共产党人的头”吗?

  15. 中央党校韩钢教授视频讲座:反右运动的前因后果(完整视频)(视频)
  16. 中共中央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的通知(新华网)
  17. 应克复:反右斗争的历史后果(中国新闻网)
  18. 朱正著/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

  19. 应学俊:驳胡新民《真实的反右 深刻的教训》(上篇)(下篇)
  20. 应学俊:《建国大业》、民盟及其它
  21. 应学俊:“皇上圣明,臣罪当诛”?——回顾自上而下的“反右扩大化”凤凰博报
  22. 应学俊:梁漱溟眼中有“章罗联盟”吗?——与胡新民先生商榷博客日报

  23. 应学俊阅读札记:不可忘记的“夹边沟”(系列图文/视频)(另见:中国文艺创作网
  24. 杨显惠著《夹边沟纪事》
  25. 朱正/1957: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消失
  26. 50年代末期,民主气氛为何消弭?(选自《中国民主建设60年:梦想照进现实》)
  27.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王来棣: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政策
  28. 五七年在工农中的反右运动 使大跃进通行无阻(另一链接)
 

搜索本站更多内容

 
 

本页浏览:人次

1957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

(范华龙:让人民把心里话讲出来)

撰稿:范华龙  来源:原载《人民日报》1957年5月13日) 本站编辑转载  

 

(图:《人民日报》报头)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和中央关于开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在是新时期的指路明灯。两个月来,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显得活跃起来,生气勃勃,春意可爱,盛况空前。我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不觉心花怒放;也有一些骨鲠在喉的感想,大有一吐为快的感觉。

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和中央关于开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在是新时期的指路明灯。两个月来,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显得活跃起来,生气勃勃,春意可爱,盛况空前。我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不觉心花怒放;也有一些骨鲠在喉的感想,大有一吐为快的感觉。

“广开言路,畅所欲言”,看来已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关键之一。但是实行起来,也着实不容易。近来细细翻读报纸,有一总的感觉,便是“顾虑很多敞不开,墙要推倒沟要平”。因此,我觉得要让人民把心里的话都讲出来”,还得加一条:“百无禁忌”,是当前唯一的任务。

为什么人们的顾虑那末多?为什么使人们感到有道墙有条沟?为什么讲的不都是心里话?就我几年来的体会说一些,请读者鉴定鉴定是不是心里话?

一、怕扣帽子。这是最普通的一种顾虑。近年来社会上确有一种风气:帽子太多。这几天报纸上揭露得很多了。我只举一件这种风气深入农村的例子:我有一个为人十分老实的亲戚(小职员)回到家乡和一个富农分子(现早已摘掉帽子,成为老实社员)喝了一次酒,这个乡村的党组织居然写了信反映给他的机关说他“落后”,吓得他不敢回家乡。后来经过调查,证明反映的并不确实。

二、怕不全面。说话、写文章、提意见,要求有全面观点是对的。但似乎有一种“求全责备”的社会风气,渐渐养成了说话、写文章、提意见有一套模子:“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存在的……”,不合模子便是不够全面,说的话不愿听,写的文章无处发表,提的意见不受重视

前几年我在北京写了一个意见书,大声疾呼建议取消供给制实行工资制,送给几个高级干部看,回答我的态度似乎嫌不全面,我感觉有些凉意,便也不敢往上拿了。后来中央决定全面实行了工资制,我一面高兴,一面惭愧自己勇气不够,但同时也感到社会风气的可怕。还在去年7月,我为了响应“百家争鸣”的号召,写了一篇“百家争鸣与改善风气”一千字的短文,宗旨是反对“权威思想”与“八股作风”,数处投稿,自然首先是投人民日报,结果大概是不对模子,都退了回来。在这里不能不回想当年民主运动配合解放战争的时代,我也忝为一个积极的撰稿人,不免有些伤感,是不是自己思想落伍了呢?实有不敢动笔之感。我很同意这样的说法:“只谈一面未必片面,面面罗列也未必全面”。

三、怕不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被人理解为“看风使舵”,我认为实在害人不浅。马寅老慨乎言之:最使人生气的有那么一种人,他们见风使舵,看着共产党员的脸色行事(大意)。我们不能不承认社会上有那么一种人,也不能不承认有一些共产党员确实也喜欢那么一种人。中国古语“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我以为固然诺诺谔谔应该兼收并蓄,才显得国家网罗天下英才之广,但八年以来,个别场合过分重用诺诺之人,冷落谔谔之士的现象,我看到的也不在少数

四、怕相应不理。我们不反对尊重知名之士、代表人物,不反对重视他们的意见和文章。但是反对对无名之士的意见和文章相应不理的态度。我们曾看到报刊上有一些文章实在空洞无物,因为知名,有稿必登。新作家之出现还不够多,恐与此风也有关系。我们也曾看到人民政府有些领导人员对群众意见有相应不理的作风。我自己就碰到过不止一次,例如我曾根据几年来工作经验,花了一年工夫,写了一个“关于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的报告送给前政务院秘书长,按照我的想法,得到一封这样的回信:“你的意见精神很好,已留作参考”,大概是情理之中的事。事实是相应不理。怎么不令人有些不舒服。

五、怕对共产党说有些党员不好。我认为这是群众同党员之间的一道墙和一条沟。大家公认,绝大多数的党员是好的。大家也知道,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党员八项条件何等严格。我们要争取入党又是何等艰巨。怎么敢说党员不好?虽然亲眼看到个别党员和少数党员确实作风不好,有的甚至品质也不够好,有时领导上也承认这些情况,但是在领导面前,在群众面前,无论如何也不敢说这个党员不好,那个党员不好,只好含含糊糊,嘀咕一番而已,有的连嘀咕也不敢。只有在党员领导干部批评这些党员的时候,内心作鼓掌称快的活动。这种心理,从非党一般干部到非党领导干部,我想都有。

譬如,你看到有的党员“蹬了毛厕不拉屎”(太不称职之意),有的党员确实脑子生了锈,有的党员外行偏要充内行,照你的意思最好要发作一番,但是一想你还不够一个党员呢,还是明哲保身为妙。论我自己,还算胆子大的一类,有时也敢批评批评党员干部(自然对非党干部批评的胆子更要大些),但是反映传来,说我为什么专与党员为难?轻轻一语,好不令人毛骨悚然。幸而我还经得起考验,没有吓倒。但是终究还有些墙沟之感。自然,要推倒墙、填平沟,是党员和群众双方的责任。但我的意见希望党员更要主动些。□

 

(原载1957年5月13日《人民日报》)
本站2009年11月转帖 最后更新:2014.11.6.


【上一篇】教授治校好,还是党委制好? 九三学社召开座谈会……

【下一篇】四川民主人士帮助党内整风 提出党和国家体制有矛盾(1957.5.13.第二版)·

返回本专辑


延伸阅读
   储安平:国民党失败的统治(原载1946年9月14日 《观察》杂志 第三期)新信息
   储安平1948年11月6日的一篇旧文:一场烂污(痛斥国民党政府)
   应学俊:“皇上圣明,臣罪当诛”?—回顾自上而下的“反右扩大化”(2014.8.)
   章乃器简介 / 中共诤友章乃器 / 章乃器的最后历程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原名【语文·教育·研究】)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本站 E-mail:yxj701@163.com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