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示】顾 准 (1915.7.1—1974.12.3),上海人,中国当代学者,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历史学家。中国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抗战时,他放弃上海优厚的教师待遇,投身中共革命,对自己要求严格,曾受到陈云的相当赏识。1949年,他回到上海,担任了中共上海政府的财政部长,亦曾相当“左倾”,更具上海的特殊市情,积极通过税收为中共聚敛“革命所需之财”。但顾准的才华和“一根筋”、认死理,导致他在1950年代初就在“五反”中突然遭到撤职处分——新华社刊出的通讯稿列出的罪名竟然是“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目无组织”,一句话,就是不怎么“听话”,或者说就是少了“看齐意识”……顾准的厄运从这里开始,直到他去世!
到1957年、1965年,顾准又先后两次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非人的斗争和劳改中,顾准从事了对中国、人类、革命历史、规律的探索和思考,其思想和著述对当今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一个永远值得人们缅怀和纪念的大写的“人”。
“经验主义”诞生于古希腊。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经验主义(Empiricism)是一种认识论学说,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感觉亦即经验,它其实源于实践,因此“经验主义”并非唯心主义)。经验主义者需要注意的是:防止经验的偏性和主观性。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就是英国著名三大经验主义学者之一,他是全面系统地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国元勋及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许多主要哲学家。
与经验主义相对的是“理想主义”。所谓“理想主义”,通俗地讲是基于信仰的一种追求。理想主义一定是以精神层面为核心的,但它并不排斥物质。这个词并不时尚。理想主义跟信仰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才会形成。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需要注意的是,要重视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等。
(点击这里:收起/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