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钢教授历史讲座】毛泽东、刘少奇与“四清”运动(二) |
||||||||||||
|
毛泽东、刘少奇与“四清”运动(二) (时长:38'34″ | 如要重看,请先刷新页面) |
![]() 【韩钢教授历史讲座】毛泽东、刘少奇与“四清”运动(一) ![]() 【韩钢教授历史讲座】毛泽东、刘少奇与“四清”运动(二) ![]() 【韩钢教授历史讲座】毛泽东、刘少奇与“四清”运动(三) ![]() 【林蕴晖教授历史讲座】“三年困难时期”(大饥荒)-1 ![]() 【林蕴晖教授历史讲座】“三年困难时期”(大饥荒)-2 ![]() 【林蕴晖教授历史讲座】“三年困难时期”(大饥荒)-3 |
【本站评注】在视频讲座最后互动环节,有听众提出:毛发动文革究竟是“权力之争”为主,还是“路线之争”为主?韩钢教授表示这很难分清,应该是兼而有之。 但本站认为,综合文革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具体过程,再看看毛、江、林在文革之初蓄意组合并实施的所谓“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经毛泽东认真修改下发的这次仅4人参加的所谓“座谈会”《纪要》的内容(可点击浏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动文革,就是要打倒一切与毛及其思想稍有不同或并无明显不同的人和事,且在这份《纪要》的“前言”部分已公开提出要“清洗这些人”要“夺回权力”,以树立毛的“绝对权威”——毛发动“文革”的目的当以此为主。如此才能解释贯穿文革的口号“谁反对毛主席,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就“砸烂谁的狗头”——如果说,文革后期,毛在反感林彪某些做法以后,曾说过讨厌“四个伟大”的提法,但对前述口号,并未见毛有过任何反对意见。这是历史事实。毛泽东文革初的《我的一张大字报》也是对毛发动文革的原因、动机最好的自我诠释。 抑或也可以这样理解——没有“权力”也就无法贯彻自己的“路线”? 但无论如何,“文革”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文革就是要确立毛一言九鼎的绝对权力和绝对地位,顺昌逆亡,毫不手软,所有“理论”和决断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在运转,这是无疑的,文革的历史确凿地佐证了这一切。 我们无法不再次想起法国大革命时罗兰夫人临刑前的遗言:革命、自由、平等,“古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
||||||||||
|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