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本站|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 教育随笔 |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视听苑 |留言板

   导航>首页>历史瞬间>文化大革命之研究>张志新专辑>转载:张志新蒙难之后-2

| 您好!今天是

-----------------------------------------------------------------------------------------------------------------------------------------------------

 

张志新蒙难之后

P.2.

承前页                    2004年09月23日12:19 作者:陈少京 来源:南方 网

附-诗朗诵:《小草在歌唱(朗诵者:渔火)

-----------------------------------------------------------------------------------------------------------------------------------------------------------------------------------------------------------------------

>> 张志新冤案情未了

 

陈禹山说:最令人伤痛的是张志新亲人们的反目

 

张志新的娘家人和张志新的丈夫曾真因为张志新的缘故,一直有着深深的矛盾。在张志新平反昭雪后,就很突出。当时,有的报刊宣传刊登照片,把曾真抹去。中国青年报内参《青运情况》登过《张志新同志的女儿对张志新宣传报道的意见》。

文中说:“这里我只想反映一个问题,就是对我父亲的不公正态度。”“去年新华社转发我母亲的大量照片时,保留了所有的家属和亲属,还有一些其他的同志,惟独抹去了我父亲。影响所及,全国照办。助长了对我父亲的误解。据传是征求了我的一个亲属的意见。”“我难以理解的是:究竟有多少根据把我父亲从所有相片上抹去?明明是全家4人的照片,为什么偏偏要改成3人?另一张在平反大会后怀念我母亲的3人像也不能发?我父亲是个党员干部,涉及对他的态度,新华社为什么不去征求辽宁省委、我父亲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也不听取在‘四人帮’时期真正直接受到迫害和株连的我们的家属(家庭成员)的意见,而只单单去问亲属?”《意见》说:“在我妈妈的冤案平反之后,省委从未否认我父母的夫妻关系,法院撤消了过去离婚的手续。妈妈虽已不能复生,但是,我们全家人都从心里感到,我们4口人从政治上、法律上和感情上重新成为一家人了。这是粉碎‘四人帮’的必然结果,也是压在我们心底10年的愿望。而有的人却从他自己的狭隘观点出发,想要人为地再把我们全家人分开,不允许我们彻底消除遭受迫害地(的)痕迹,阻挠党的政策的彻底落实。负责落实党的政策重任的新华社、党报和出版社,却没有站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政策的高度加以抵制,这使得我们不能不感到遗憾。”《意见》说:“关于我父亲同我母亲的离婚,这是事实,用不着回避。但,这决非个人所造成!这种家破人亡的悲剧,是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的直接结果,是社会造成的!”

 

  张志新的母亲郝玉芝认为《意见》是曾真所写,以林林的名义发表。她针对《意见》提出的问题,也写了一份数千字的意见。她写道:

  “中国青年报办公室编辑的《青运情况》第二四三期刊登了《张志新同志的女儿对张志新宣传报道的意见》一文(下面简称《意见》)。读后已写信表明了我的态度。现就我和亲属们了解的与《意见》有关的一些情况加以说明,以正视听。

  (一)《意见》称新华社转发志新照片时“‘惟独抹去了我父亲’、‘据传是征求了我的一个亲属的意见’、‘究竟有多少根据把我父亲从所有像片上抹去’” 。

  我要说明,不登他的照片是我的意见(儿女们都同意),原因是他‘已经征得志新和组织上的同意离了婚’,登他的照片在法律上是不合适的,况且没有宣传他的必要。在这里我郑重声明:据说他在事后办理了撤消离婚的手续,事先我既不知道,事后我也从未承认过。因为我女儿已经无法表示自己的意见,不能将一方的意志强加于死者至于法院批准的单方面撤消离婚是否合法,暂不在此述之。

  (二)《意见》指责“‘负有落实党的政策的新华社、党报和出版社,没有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政策的高度加以抵制。’”

  志新事迹的意义绝不是表现在家庭中,她的光荣是属于党的,属于中国人民的,当然也是属于她个人的。众所周知,党的宣传机构的领导和同志们做了大量调查,冲破阻力,以忘我的精神和对烈士深切敬仰的心情,大规模地宣传了志新的事迹。仅仅由于在一个时期没有登他的照片,《意见》就给党的宣传机构扣上一顶帽子,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借此机会,向宣传烈士事迹的新华社、党报、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的领导和同志们,以及作者们表示深切的敬意。”

  郝玉芝写道:“我的外孙林林失去母亲时只有12岁,以后的10年,活人给她灌输了什么东西呢?《意见》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只不过是通过孩子之手,能怪孩子吗?!我不想伤害孩子对父亲的感情,但面对《意见》我若不将真相说明,难料借孩子之手还会做出何等事来。”“鉴于《意见》已经广为传播,有些不明真相的刊物冠以《父亲无端受指责,女儿修书鸣不平》之类的标题转发,我要求我的这篇东西也在同样渠道予以披露,以正视听。不胜感激。”

 

  这场笔墨“官司”没有连续打下去,但问题与情结一直困扰着这两个不幸的家庭。张志新的母亲郝玉芝已去世。曾真、张志勤均已进入暮年。至今,他们仍受着张志新冤案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心还在流血。孩子亦受到伤害。

 

  恩恩冤冤何时了?这是谁的过错,谁的罪过呢?

 

  >> 任仲夷绕过“禁区”平反张志新冤案

 

  陈禹山谈了张志新案件的平反经过。他说张志新案,最初由原办案人、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王××复审。王××认为,张志新案,是“没有什么可改的 ”。她“反对毛主席,事实确凿”。粉碎“四人帮”后,中央下发的文件规定:反对林彪、“四人帮”的要平反。但反对毛主席的,仍定为fǎn 革命。

 

  辽宁省委要原办案人王××回避,改由赵文兰复审张志新案件。赵文兰认为要翻这个案,须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看能否冲破“禁区”,即指所谓反对毛主席;另是张志新在狱中被逼疯。

 

  1979年3月9日。辽宁省委召开常委会听取了对张志新案复审的汇报。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绕过了“禁区”,为张志新平反昭雪。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当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又刮起一股极左思潮的逆流,要否定刚结束不久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

   任仲夷在会上说:“张志新案件是件奇冤大案。她的死是非常惨的。张志新同志是一个很好的党员,坚持真理,坚持党性,坚持斗争,宁死不屈。她最后死在林彪、‘四人帮’及其死党毛远新的屠刀之下。我主张和赞成定为烈士,予以彻底平反昭雪,对她的家属、子女要很好照顾,由此造成的影响要彻底肃清。要开追悼大会。要号召党员、革命者向她学习。她是很努力学习的,不学习是讲不出这么多言论的。我们现在搞解放思想,她早就思想解放了。要学习她那种‘五不怕’的精神。省委要搞出一个很好的文件,给张志新同志以表扬。这个文件不仅下发,还要向中央上报。”

 

  任仲夷还说,“张志新同志是难得的好典型,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真够得上一个艺术典型。从我来说,听了觉得心中有愧。文化大革命中,整别人的事我没有干过,但像她那样坚持真理,我还做得不够,值得向她学习。”(说得多么实在!——编者注)

 

  1979年8月,任仲夷在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就张志新冤案产生的原因及历史的教训作了系统的专题发言。这篇发言以《吸取历史教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谈张志新同志被害这种冤案产生的原因和有关问题》为标题,他说:“从张志新被害事件中,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变成法西斯专政。”

 

  辽宁省委作出了《关于为张志新同志平反昭雪、追认她为革命烈士的决定》。《决定》指出:“张志新现行fǎn 革命案件,纯系林彪、‘四人帮’及其死党一伙为了篡党夺权,疯狂践踏党的民主生活,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草菅人命,残酷迫害革命干部,实行法西斯专政造成的一起大冤案,必须彻底平反昭雪。”

 

  张志新的家人、亲属感激辽宁省委平反张志新冤案,但对平反案情的表述是不够满意的,认为还不是完全实事求是的。当然,他们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表示谅解,只是希望有一天有个实事求是的说法,还历史本来的面目

 

          点击播放 诗朗诵:《小草在歌唱》(朗诵者:渔火)

 

 

上一页 [1] [2


相关链接】                                                    

  视 频:力推为张志新平反的任仲夷(凤凰卫视·口述历史)

  视 频:【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盗火者——张志新(2012.08.播出)

  还原历史:文革大事记(本站编辑)

  音 频:张志新生前爱拉的小提琴曲: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的《叙事曲》

  文革十年史(其中有关于张志新、遇罗克的记述)

  本站随笔:无须再谈张志新……

  历史: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到“张志新专辑”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9015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