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本站视频,MP4格式。视频稍大,如播放不畅,请点击暂停,二三十秒后再继续即可。
推荐用谷歌(Google)、搜狗浏览器观看
输入关键词 精准搜索本站:
【提 示】丁玲(1904—1986),青年时显露文学才华,思想进步,参加中共,后投奔延安,受到当时中共高层热情礼遇,受到毛泽东热情赞扬,称其为“文小姐,武将军”,可抵“三千毛瑟”。但此后在革命队伍中却始终坎坎坷坷,顶峰低谷忽忽悠悠如过山车,其革命题材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曾获斯大林文学奖,此为社会主义阵营令人炫目的文学荣誉;然丁玲命运多舛,几近传奇,直至毛去世、“文革”终结,才获安宁。为何如此?
丁玲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一篇《三八节有感》文章的发表,成为她的魔咒和梦魇……而对丁玲的整肃达到的基本效果即是:连丁玲都可以挨整,谁还敢说三道四?何况《三八节有感》看似温和细腻的笔触,也的确触碰到了中共的某些软肋和痛处……然,丁玲似乎至死也为参透这点,依然歌颂“红太阳”——抑或大半生的整肃和洗脑已经让其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呜呼!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延伸阅读】
点击:到本站“重读历史”视频目录…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本站访问:695847人次(当日37)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