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网站首页|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教育随笔|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留言板|日记平台

   导航>首页>行知研究>孙孔懿撰文:教育家,你在哪里?

| 您好!今天是

-----------------------------------------------------------------------------------------------------------------------------------------------------

孙孔懿:教育家,你在哪里?

—— 写在《论教育家》出版之际

----------------------------------------------------------------------------------------------------------------------------------------

·江苏/孙孔懿 · 

  

    

 

2004年下半年,一些醒目的文章标题相继出现在中国的教育报刊上――

《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知?》

《当代中国有没有教育家?》

《当代教育家离我们有多远?》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呼唤阵阵――

教育家,你在哪里?

山谷回应……

孙孔懿在研讨会上发言

 

――教育家在辞书上。是的。任何一部教育辞书总有若干关于教育家的词条,每一个这样的词条都是一部浓缩了的教育家的成长史、奋斗史,一部记载着教育家人生历程与辉煌业绩的微型传记。辞书的规模有大小,编纂者的眼光和胆识有高低,不同的辞书所列教育家不尽相同。当代编纂的《教育大辞典》容量大,权威性高,其所载的古今中外教育家,包括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教育改革家等等达819位。这个数字应该说不小了,但对于与人类成长同步、有数千年学校教育史、至今已拥有数千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而言,这个数字又微乎其微。可以说,任何一部辞书都难以容纳所有的教育家,即使将来有更大容量的教育辞书也可能有遗漏,许许多多教育家将默默无闻地置身于辞书之外。

――教育家在史书上。诚然,历史是人的历史,人是历史的主体。一部教育史,大体就是以历史教育家为杰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承前启后的奋斗史。离开了教育家,离开了教育家的事迹、论著、精神和思想,就难以写出有血有肉有深度的教育史。

然而,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历史总是远远少于被埋没的历史,我们今天从书本上所知道的历史不过是整个人类全部史实这座冰山之一角。史书记载的教育家是极其有限的,由于历史的偏见和岁月风尘的积淀,不知还有多少教育家仍然处在被忽视、被遗忘的角落。这一份份至今尘封着的历史遗产等待后人去发掘、整理,为史册增添新的篇章。

――教育家在领袖的建国方略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古今皆然。

中华民国成立当年,孙中山先生就发表《民国教育家之任务》的演说,对教育界提出殷切期望。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的硝烟尚在空中翻滚时,就已在恢宏的建国方略中想到了教育家。

他在《论联合政府》(1945年)一文中指出:“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所给予中国人民的灾难中,包括着民族文化的灾难。特别是具备进步意义的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进步的文化人和教育家,所受灾难,更为深重。为着扫除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需要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师,人民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医生、新闻工作者、著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毛泽东首先提到的是教育家,可见人民的教育事业和人民教育家在他的蓝图中举足轻重。一年多以后的1946年7月,被周恩来称为“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陶行知不幸逝世。噩耗传到延安,毛泽东悲痛之余,挥笔写下“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的悼词,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延安各界举行陶行知先生追悼大会,称颂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与教育事业,在教育方面对人民的贡献尤为巨大与不可磨灭,号召解放区的教育界,要研究并实行毛泽东同志和陶行知先生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

然而5年之后,历史竟不知不觉地拐了个弯,到了20世纪50-60年代,众多教育家竟然陆续成了批判对象――教育家处于浩劫之中。

1951年初,一部歌颂民间兴学家武训的电影《武训传》公开上映。武训,原名武七,山东省堂邑县武庄(今山东省冠县柳林镇武庄)人。因苦于自己是文盲而受欺侮,遂通过乞讨举办三处义学,为提高贫苦农民的文化水平作出了一定成绩。以他为题材创作的电影《武训传》公映后好评如潮,盛况空前。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如上海市教育局,还号召教师学习武训的办学精神。然而令人意外的是,5月20日《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竟完全改变了事情的进程。(本站注:还可点击参看陶行知与江青》一文

社论给予热情颂扬武训的人们当头棒喝:“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关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然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这是“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有些人“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社论号召“展开关于电影《武训传》及其有关武训的著作和论文的讨论,求得彻底地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思想”。社论的发表,使风向即刻变化。6月份的社论《开展〈武训传〉的讨论,打倒武训精神》发表后,批判武训及武训精神的高潮迭起。

陶行知生前热情地歌颂过武训和“武训精神”,甚至自比为“新武训”,电影《武训传又是根据他的嘱托创作的,于是对《武训传》的批判便牵连到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在这场批判中,陶行知教育思想被说成基本上是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甚至被说成“杜威反动教育思想在中国的翻版”。“在‘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后,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敢再谈陶行知、杜威,不敢再研究宣传陶行知、杜威的教育思想。年轻一代几乎不知陶行知、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五六十年代的师范生大概连陶行知、杜威的教育著作都未读过,有的只是一些简单的结论。教育思想的‘贫困’是可想而知了。”

此后在一次甚于一次的政治运动中,更多的教育家纷纷被作为“封、资、修”的代表人物惨遭批判,从中国的孔夫子到外国的凯洛夫,统统在“横扫”之列。“教育家”一词简直成了一顶人见人怕的“黑帽子”,在各种书报杂志中销声匿迹。

十年动乱中,教育领域成为重灾区。各级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特别是一些学术上有成就的专家、教授,大多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有的被迫害致残、致死。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破坏。□

                                     (下一篇 - 孙孔懿:当下何以出不了大教育家


                        【到“行知研究”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9015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