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行知研究>毛泽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转载)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
|||
中国·武训 | |||
(1838~1896) | |||
点击这里展开:简 介
武训先生(1838~1896),中国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 武训原为乞丐,并无名。生于山东堂邑县武庄,自然随武姓,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 武训,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培养和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在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载入正史的,大概只有武训先生了。武训被誉为“千古奇丐”。武训的事迹对中国近代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影响甚巨。 中国老一代著名影星赵丹曾主演过电影《武训传》。但1951年,毛泽东却发起了对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批判的理论自然是所谓“阶级论”那一套所谓理论。赵丹也因此厄运连连……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
|||
本站“重读历史”资讯:
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
·毛泽东· |
(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日) |
作者:毛泽东 来源:《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新华网等 本站编辑转发 |
《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旗号来歌颂,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这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
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
【本站点评】是的,“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这恰恰说明大多数人被武训舍己而为大众和后代的精神深深感动,人们的思想并没有“混乱”。而与此同时,在中共的“教育”下,人们并没有忘记和否认共产党的伟大功劳,君不见“万岁”之声铺天盖地?人们仅仅是与此同时,也同样认可以其它方式为人民大众做好事谋利益的善人善举,如此而已。难道就因为要拥护革命和执政党,于是便要否认其他所有曾为大众谋福祉的有功之人?
是的,当用“阶级论、阶级斗争”的放大镜看待一切时,于是世界上只剩下两种人——革命的或反革命的了。可是,我们能以所谓“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衡量和取舍一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而非黑即白吗?这是不是教条主义?这是不是形而上学?而被毛称颂的“革命”的农民起义,又有谁不是打天下而后坐天下,接着迅速走向腐败、专制以至垮台?以致黄炎培在中共取得江山前夕提出了所谓“人亡政息周期率”问题。从宏观历史而言,如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所谓“革命”又有多少值得歌颂呢?它们在多大意义上推动了历史的实质性进步?
在推崇武训的人当中,首推被毛泽东题词盛赞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电影《武训传》的拍摄,就是陶行知生前未了的遗愿——毛此时大约已经忘了自己的题词?抑或“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事实是,从此以后,陶行知这位享誉国际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中国受到相当范围的批判而“雪藏”了,直到“文革”终结才重见天日。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在许多作者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是以种种努力去保持旧事物使它得免于死亡;不是以阶级斗争去推翻应当推翻的反动的封建统治者,而是像武训那样否定被压迫人民的阶级斗争,向反动的封建统治者投降。我们的作者们不去研究过去历史中压迫中国人民的敌人是些什么人,向这些敌人投降并为他们服务的人是否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我们的作者们也不去研究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中,中国发生了一些什么向着旧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等等)作斗争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阶级力量,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而去决定什么东西是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不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应当反对的。
【本站点评】谁说我们的作者不去研究和表现“向着旧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等等)作斗争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阶级力量,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呢?——事实是,人们刚刚满怀热忱、呕心沥血写出了一些反映“革命”和时代发展的作品或电影,且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却因被认为有不符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精神之处,或“党的领导突出不够”,或所谓“有丑化工农干部之嫌”等罪名,便被列为“禁书”或遭遇“禁映”,这些作者,有许多就是亲历革命战争的革命者、共产党员,但他们却因其作品而受到无情批判和打压,从此销声匿迹,痛苦不堪。直至“文革”,这种现象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除了“样板戏”,其它都成“禁书”或被“禁映、禁演”,以致文革中电影院好几年不开张。任何作品经过审查,说你行你就行,说不行,行也不行。这又该如何评说?这叫作者如何去写作?当文艺成为某种政治的工具,它还是“文艺”吗?
而非常“革命”也非常“左”的作家丁玲,尽管她讴歌革命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获斯大林文学奖的殊荣,可她的下场又如何呢?谁还懂得该怎么创作文艺作品?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他们学得了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但是一遇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如像武训),具体的反历史的思想(如像电影《武训传》及其他关于武训的著作),就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则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一些共产党员自称已经学得的马克思主义,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为了上述种种缘故,应当展开关于电影《武训传》及其他有关武训的著作和论文的讨论,求得彻底地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思想。□
【原注】
* 这是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的社论的节录。
根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刊印
![]() |
老一辈著名演员赵丹在电影《武训传》中饰演武训,从此埋下祸根,厄运连连…… |
![]() |
文革中,再次批判《武训传》,与该影片相关人员再次遭到 批判斗争和迫害……实际矛头直指刘少奇。 |
【延伸阅读】 |
![]() |
|
(本站 2004-05 编辑转发 / 2018-01-02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