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陋室文化>本站:哦,这样的时刻……(音乐散文)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
(点击这里看大屏幕) |
手风琴二重奏《霍拉舞曲》 |
(点击这里看大屏幕) |
手风琴《我为祖国守大桥》 |
(点击这里看大屏幕) |
小提琴-门德尔松e小调… |
(点击这里看大屏幕) |
推荐其它音乐视频:
点击这里:到“陋室文化”栏目…
![]() |
![]() |
撰稿:应学俊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编辑发布 | |
每到星期天,当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时,我就会打开电脑,打开“D盘”上我的一个心爱的文件夹——“音乐”,那里珍藏着我从CD、VCD、MP3上复制的各种音乐或MTV。呵,握住鼠标,找到一个我爱听的音乐文件图标——点击—— 再慢慢旋转音箱上的音量旋钮,于是,美妙的旋律就会如涓涓山泉一下充盈荡漾在我的小屋,填满小屋里现在的每一分钟、每一个角落,充盈我的耳畔、心灵,这时我则陶醉其中而不知其所止,真有羽化登仙的感觉……
啊,这神奇的音乐,美妙的音乐!
听,施特劳斯的《电闪雷鸣波尔卡》、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响起了,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小夜曲》传出了,还有令人百听不厌的《杜鹃圆舞曲》……呵,使人身心舒畅,好像每个细胞都被激活了!它让你仿佛来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仿佛踏上了18世纪欧洲恬静、安宁、春色无限的田园小径,布谷鸟声声呼唤着生气盎然的春天;它让你仿佛又见到了夜色里手捧玫瑰花穿着燕尾服的青年站在古城堡下翘首仰望的经典场面……
中国古曲《高山流水》响起了,只觉每个音如玑珠落盘,叮当作响,使人返朴归真,回到了遥远的古朴年代,细嚼着“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深刻隽永的蕴含;现代的“黑鸭子”、“红蜻蜓”女声组合男声组合唱出了飘逸、雄浑、悠扬的歌,好像在倾吐着当代青年对他们未曾经历过的往日纯朴高尚情怀的艳羡;哦,多声部童声合唱《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会让你看到彩蝶纷飞、莺歌燕舞、春色满园,会让你感到浑身的每个细胞顿时充满活力……还有,还有用俄语演唱的合唱曲《莫斯科——北京》,它让你回到20世纪50年代那不平静的岁月,歌词固然似乎已经有些过时,然而那高亢的旋律却令你振奋,你似乎看到苏联红军在战场上英勇奋进血战疆场的气概,你会感受到在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手挽手向前、向前、不可阻挡的决心,这是跨地域、跨民族、跨时空的精神的颂歌!人类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少不了这样一种精神!这真的使人慨叹声乐艺术的奇妙和魅力。
听着张国平、杨毅的手风琴独奏《霍拉舞曲》《我为祖国守大桥》……,你立刻会想到演奏者那灵活如飞的手指真像童话中快乐的拇指小人在键盘上神奇欢悦而疯狂地跳跃着……而充满异国情调的《啤酒桶波尔卡》的轻快旋律,即使不会跳舞,也会使你情不自禁地想跳起来……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时刻更令人陶醉呢?
即使关闭了电脑里的播放器,可余音好像仍然绕梁,不绝于耳……
音乐能使人愉悦,音乐能使人亢奋,音乐能使人高尚,音乐能使灵魂得以升华,音乐能使人抛弃现实中那些蝇营狗苟之事,音乐能使人登上黄山天都峰之巅……音乐就是这样神奇!如今的互联网技术更使我们可以方便地获取更多音乐欣赏的资源!
这时,我忽然想起电视里曾经播放过的一个画面:一根青青嫩嫩的细藤,还挂着长满绒毛的小小绿叶,缠绕在小树枝上,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只见它昂着头,欢快地舞动着细细的腰身,缠绕着、迂回地却又是迅速地 攀爬上升,那神奇的景象不能不使人惊叹不已……
2004年3月修改
【延伸阅读】 |
![]() |
|
(本站 2016-02-03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