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陋室文化>应天常教授论电视文化 | | 您好!今天是: | |
|
本站其它链接
时评杂谈
撰稿:除转载另有署名者,均为应天常教授原创 来源:作者授权发布 本站编辑发布 (本页浏览:人次) |
〖本站按〗应天常,江苏镇江人,广州大学新闻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汉语口语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历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专家评委。 1993 年受聘广州大学开拓岭南地区的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学术涉猎广泛,追求多种学科的“通观”和理论建设的原创精神。著述颇丰,已发表论文著述数百万字,曾应国家教委之聘任全国师范院校通用教材《教师口语》副主编。近年致力于媒介语言和媒介文化研究,尤其在主持人节目理论研究方面成果斐然,这方面专著主要有《节目主持艺术论》、《节目主持语用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节目主持人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CCTV 节目主持人的艺术风采》(广东教育出版社)等。现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艺术书系”执行主编。所编部分教材已列入全国高校相关专业推荐和首选教材。 在电视、互联网已进入城乡千家万户的今天,纸质媒体——书籍已仅成为人们阅读媒介的一小部分。电视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尤其起着不可估量的主导作用,从“超女"“超男”风行全国,可见电视文化“威力”之一斑。这就使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师在激发学生阅读纸质图书的同时,也必须关注电视文化,研究电视文化,审视电视文化的种种现象,定位价值标准,从而给青少年学生以更好的引导——同时,电视文化虽并非等同语文学科,但从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的角度来看,与语文教育、语文教师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肯定的。语文是基础性综合性学科,语文教师的视野无疑应该是开阔的,跨界融通是必须的。 本站编辑这一专辑,意图大体在此。希望对关注于此的朋友有所裨益,更欢迎开展探讨和交流。(这里只是应天常教授部分论著,挂一漏万) § 附:应天常部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论著介绍(链接“百度学术”) |
点击这里:浏览摘要
【内容提要】作者回忆与张颂先生二十余年亦师亦友的情谊,赞扬其学术人品和敬业精神,肯定其理论贡献,遵循先生“没有批评的学科是即将衰亡的学科”的教诲,作者从语言学、语用学和传播学的角度评述张颂先生播音主持理论的局限性,强调重新建构播音主持学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点击这里:浏览摘要
【内容提要】所谓“官方舆论场”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是后革命媒介观念的反映。 舆论就是舆论,作为客观存在的意见氛围,无官方、民间之分。杜撰“官方舆论场”概念,违背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它所设置的语境屏障无助舆论监督,也扩大了官民间的疏离感。 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媒介的新闻观念必须更新。 舆论开放和言论自由是“八二《宪法》”的规定,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铁律。 摒弃“官方舆论场”,让媒介真正体现“群众喉舌”的属性,让人民恢复对国家媒介的信任,与执政党和政府同心协力,构建最强势的主流舆论场,以推动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体制改革,争取严峻的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点击这里:浏览摘要
【核心提示】文革武斗中,他开枪打死了人,不知咋的,文革尚未结束,在武斗后的“军管”时期,他就被判死刑了——临刑带出号子前,他跪在地上,面向摊开放于面前《毛主席语录》扉页上的毛像“嘣嘣”地磕头,啕大哭说:“毛主席啊,我有罪啊!…”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点击这里:浏览摘要
点击这里:浏览摘要
【提示】刘宇军的《风雪可可西里》让我看到了更实在、更真诚的可可西里。这个纪录片谈不上独特的构思,也没有什么新颖的表现手法,但我欣赏刘导演收敛而不煽情的“呈现主义”处理方式。虽然“呈现主义”难以把握,需要控制,但他仍然坚持采用一种纯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展现原生状态下的人。美国的大卫•梅朵在《导演功课》中说过:“艺术家的任务是把最简单的技术用得完美,而不是去学太多的技术。如此才可以使困难的事情变得容易,容易的事变成习惯,习惯的事因此可以变得更加美妙。” 就这点来说,刘宇军先生是一位诚实而有自知之明的导演……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
|
|
|
||
(本站 2019-03-06 更新)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