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的位置:首页>>教育理论>>教育随笔>>【重读经典】教育名言与断想

| 您好!今天是:

 
   
 
 
 
 
       应学俊老师图片

本文作者过往影像


  1. 应学俊:谈窦桂梅之“语文·课堂·教学”——窦桂梅课堂教学之多视角辨析
  2. 应学俊:窦桂梅的语文教改“三个超越”之解读——我们需要从语文教育的原点再出发
  3. 应学俊: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发表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期刊)
  4. 应学俊:以系统观念看待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5. 应学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无“度”须把握?
  6. 应学俊:“讲授”、“讲读”与“阅读”—— 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7. 应学俊:不该忽略的阅读教学方法

  8. 应学俊:改革高考:用好教育改革的指挥棒(获教育部颁二等奖)
  9. 湖南卫视精彩电视评论:高考天问 视频
  10. 应学俊:“应试教育论”可以休矣——与王策三教授商榷
  11. 应学俊:也论“国情与课改”——与王本陆教授商榷

  12. 华东师大/丁刚教授:我们怎样做“教育叙事”?(原载《中国教育报》)
  13. 上海师大吴忠豪副教授主讲:语文教学研究方法(视频视频
  14. 上海师大吴立岗教授主讲:语文教学的历史发展(小学)视频
  15. 刘良华:教育叙事:重建教师思维
  16. 应学俊: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获奖论文/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1986年 第11期 41-45页)

  17. 【央视·新闻调查】心灵的教育(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视频
  18. 本站参与新华网参访与讨论:中小学生“减负”:为何比抗日战争还难?视频(另:本站文本
  19.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朱永新:中国教育改革之思考视频
  20.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新基础教育实验”
  21. 应学俊:《我国“示范高中”的由来、现状与归宿》
  22. 应学俊:吃人的“示范高中”与“优质高中”
  23. 视频:《新华纵横》- 高考前的悲剧(河南一高中生不堪重负从楼上纵身跃下)视频

  24. 【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大陆大学教育是否有危机?视频
  25. 【新闻周刊·视点】钱学森“遗言”—对我国教育的拷问(09.11.7.)视频
  26. 【世纪大讲堂】饶毅:试答钱学森之问(2011.09.24) 视频
  27. 应学俊:对“钱学森拷问中国教育”的拷问(本站评论)

 有关教育的经典文献:(选)

  1. 重读杜威
  2. 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帕夫雷什中学
  3.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
   

搜索本站更多内容

   

 
   
 【重读经典】教育名言与断想

撰稿:应学俊

 作者:应学俊  来源:本站  发布:2002年发布/2015.7.更新

   
 
 

【本站按】“经典”是经得起时间、空间考验的。理论经典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无疑是对规律实质的总结和提炼。在“异化”现象普遍存在的今天,我们时不时地重读一下经典,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在干什么,有助于我们不背离教育规律和教育的本质属性。当我们看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这类报道时,我们可曾想过,那还是不是在做“教育”?

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2、“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  
心理》文 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页  

3、“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 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4、“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

——《魏书生文选·第一卷》P.7(漓江出版社)  

读名言断想【本站断想】教学的艺术是什么?第斯多惠作了言简意赅、简洁明了的阐述。“激励、唤醒、鼓舞”——这是教学艺术的根本啊!而“唤醒”什么?其含义又是极其丰富的……而在“抓高考就是要抓出血来”的应试教育中,这些原则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但是,一个教师如果真正理解并牢牢记住上面3则名言的核心,而不是盲目地被花里胡哨的或自己还不大理解的东西牵引着乱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抓住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其“教学艺术”在这一基础上一定会不断长进。


5、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6、“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

——《柏拉图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2页  

8、“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作的时候。”……“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英国教育家:洛克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论语·雍也》  

读名言断想【本站断想】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第4则)简直是对学科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乃是教育教学的最大成功,因为这一良好的素质将保证学生在毕业以后乃至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则名言对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不也是极有启发的吗?如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是每个教师始终要研究的问题,甚至是终身要为之努力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教学方法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教育教学的创新在这里最有用武之地,而且没有穷尽。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改”的精神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就有教育家在倡导了!

而第6、7则名言则道出了学生认知过程中一条客观的不可忽视的心理规律。因此它给小学乃至初中的教学在微观教法设计上有诸多启迪——其实即使成人,当他们在某种带有游戏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时,其效果也是会非


10、“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

——中国/邹韬奋:《工程师的幻想》1956年版  

【本站断想】从实际出发,有识之士早就看到了分数是个不大靠得住的东西——至少不能以此作为衡量学习效果、衡量 各具个性之学生的才华学识的唯一依据或追求的终极目标。可是现在?甚至还有人说它“最公平、公正”……


11、“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2、“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离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读名言断想【本站断想】第11、12则名言揭示了不枯竭的兴趣之源。同时这也是另一种带根本性的“体验”教育。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知识在不断“渊博”起来,感到自己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在不断进步、壮大起来,感到探求知识的过程是何等有乐趣——这就是兴趣的不竭之源。

可是现在有多少人能非常注意到这一点呢?只是对学生不断地批评乃至贬损(尤其对后进生),使他们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和兴趣;要不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给予廉价的肯定、赞美,甚至对错误亦如此……牢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这一点吧,只要实现了这一点,学生的进步将是肯定的,这是屡试不爽的。

同时,这还给我们现在的教学设计敲响的警钟——现在有些时候确实比较注意学生的兴趣问题了,但那往往非常肤浅而表面:发一点小红花,画一点五角星、小红旗之类,戴戴小动物的头饰、假面之类,还有廉价的夸赞……这些本是不错的,但如果只是在这些方面考虑激发兴趣,教师难免有一天会黔驴技穷。

而2007年曾发表于《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恰好是对以上理论的极好诠释,或曰极好践行。点击这里浏览:《世界名校“让每个女孩都快乐!”背后》 (另一链接


13、“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家再次强调心理情感、情绪因素——即所谓“情商”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为那是“动力”。魏书生把人的大脑分为“工作部分”和“动力部分”——动力,这就是情绪和情感。动力系统一旦失灵,机器怎么会转动?这是多么形象而富有启发性的比喻啊——列宁也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真可谓至理名言!


14、“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对于他们的思想,有些加以支持和发展,而有些则机智地予以抵销——当学生离开了作品的思想内容,陷入一些细节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做。”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这可以视为就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通俗表述。

其实教师的功夫应下在两个方面:一是怎样使学生能够愿意“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二是怎样点拨学习方法和疑难,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15、“如果一个人深入思考所读课文的内容,那么虽然他并没有努力去记住材料,而材料却很容易地印入并牢固地保存在记忆里。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再次印证了孔子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信死记硬背者是否该好好考虑一下了?尤其在“应试教育”中笃信“标准答案”的政治、历史等学科……


16、“不是教,而只是帮助学。这种辅导性的教学方法,除了许多其他优点之外,还有一个主要优点,就是这种方法在使学生习惯于脑力劳动时,还使他能习惯于克服这种劳动的艰苦性,并体验到这种劳动所给予的那种快乐。对人来说,脑力劳动几乎是最艰苦的劳动。幻想是容易的,愉快的,但是思考就困难了。”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劳动的心理和教育意义》  

17、“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陶行知:《教学合一》  

读名言断想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其实并不“新”啊!半个多世纪以前教育家就这么说、这么实践了呀!我们并无“创新”,只不过把正确的理论付诸实践并完善起来而已。

新一轮课改的反对者认为新课改理念是对国外教育理论的“翻译”和“组装”,真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在以上名言中我们看到叶圣陶、邹韬奋等先生也有类似的论述。

新课改在实践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可以想见的。因为教学的转型,教育理念的转变,这些同社会改革一样,不经过“阵痛”是不可能的。课改本身也需要不断完善。但是如果因为课改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完善的地方,于是就彻底否认课改的理念,这与倒洗澡水时连同盆里的小孩也一并泼出去没什么两样。——只是某些新课改的反对者其实大约醉翁之意不在酒。

另可参阅本站《也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兼与王本陆同志商榷》一文。


18、“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教育漫话》  

19、“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国思想家/卢梭(1712—1778):《爱弥尔》  

20、“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民主主义与教育》  

读名言断想【本站断想】教学之根本,一在使学生“乐学”——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第一和首要的,是前提;二在使学生“会学”,其中应包括会思考、会运用恰当的或是巧妙的学习方法学习。这是教师创造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也是教师施展才华的“平台”。

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的诸多理念并非“新鲜”,而恰恰是教育的返璞归真而已,是从教育的“原点”再出发。为什么中国可以接受马克思并将其奉为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却不能接受或借鉴国外别的思想和理论?而这些理论仅仅是对客观规律的概括而已,且中国本土的大大小小教育家和学者们也有诸多类似的论述。至今还有人质疑新课改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而极少有人具体去论述新课改的理念有哪些谬误。这实乃咄咄怪事。


21、“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他的根深蒂固的习惯。”

——德国教育家 第斯多惠(1790--1866):《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22、“……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做教师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中国教育家 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读名言断想【本站断想】跨越时空的中外教育家的论述不约而同,如出一辙,与现在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也有相似之处——即新知的建构必须在学习者的主动状态中才可完成,被动的学习是很难建构新知的。

学习是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主动建构新知的过程,光是“认真听讲”那不是完整的学习。即使阅读,也是应该动笔的,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带有学习性质的阅读,应该在书中“圈点划批”,这一习惯应当从小学开始培养。

从现在提倡“实践能力”来看,第斯多惠的“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说得也很通俗明了。


23、“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1820--1903):《教育论》 

【本站断想】填鸭式的死记硬灌的害处,斯宾塞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而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越到高年级越讨厌学习?乃至在中考、高考结束后,某些校园里出现撕教科书、教辅用书的高潮?为何对书本如此仇视和厌恶?各级学校盛行(甚至大学中有的学科)的“硬塞知识”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是重要原因。然而至今它仍被某些“高考工厂”吹捧……


24、“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25、“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中国教育家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本站断想】怎样的教师才是“善教者”?怎样的教学应该获得嘉奖?叶圣陶先生已经说得很具体了——什么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叶圣陶先生也说得很明白,这是很符合规律的,就看我们怎样达到这一点了。达到这一点不容易,但在这个本质途径上下功夫,值! 这是教学的“牛鼻子”。


26、“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

“只教给学生以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本站断想】在教学过程中,“人的天性”是指什么?其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起码——人拒绝被强迫,这是基本的“天性”之一……第斯多惠所言是教学“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同时,“人的天性”也是一种客观规律。毫无疑问,这一论断是正确的。

在具体的一份教材中,什么内容是“最本质、最主要的东西”,这就看教师的理解、分析和把握了!而这非常重要。“教学目标”中“重点”的设置应当与这一点是对应的。


27、“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读名言断想【本站断想】陶行知毕竟是杜威的学生,他深得理论之精要,并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加以改造,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响亮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来也并不是什么新理念,只是教育自身的返璞归真,是对某种已经存在的教育规律和理论的认可而已,亦即“从教育的原点再出发”。(朱永新语)

而“习惯”在此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这就是一种“素质”的培养。其实这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习惯,它也是创新的前提之一。

一些“新课改”的反对者批评课改照搬“国外理论”——其实无所谓“照搬”与否,而是要看理论本身有没有问题或谬误。如果新课改的反对者能对杜威的这段话给予有力的批判,那倒是很有力的表现。

(待续)   

 
 

【上一页】  1  【下一页】

 
 
 
 

上一篇:应学俊: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获奖论文/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

 
 

下一篇:应学俊:谈窦桂梅之“语文·课堂·教学”——窦桂梅课堂教学之多视角辨析

 
 
 
 
 
 

 
     
 
 
 

凤凰网在线直播

公历与农历对照互动查询历书

中华在线汉语辞典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原名【语文·教育·研究】)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本站 E-mail:yxj701@163.com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