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行知研究>【资料】陶行知与江青 (P.2.)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
点击:到“行知研究”栏目首页…
![]() |
来源:摘编自《亲历一九五七》 本站 2005年6月 编辑转发 (本页浏览:人次) |
(点击这里:承上页) |
1936年4月26日,赵丹、唐纳、顾而已这三位好友,特邀陶行知的好友大律师沈钧儒担任证婚人,在杭州六和塔下举行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报端披露后,此事成为上海市民酒后饭余的一大话题。然而蜜月未满,江青和唐纳即发生婚变。江青借口返乡探母,迟迟不归上海。据陶门弟子中知情者的说法,是江青对唐纳颇有不满,认为唐纳有小市民习气,故而怀念旧情,又去寻找俞启威。
唐纳追到山东,从江青之姐处得知江青已到天津俞启威那里,愤恨失望之极,在给江青和郑君里留下遗书后,即在济南一家旅社服毒自尽。幸而及时发现获救,而那封写于6月26日留给“阿苹”的哀艳凄绝的绝命书被好事者公诸于世。不但上海大小各报刊载,连南京《中央日报》也以《轰动济南之唐自杀事件》加以披载,致使海内轰传。作为变情者一方的熟人和殉情者一方的朋友,陶行知自不能不对此表示关注。陶行知当即写了一首《送给唐纳先生》的诗,劝勉对方:
听说您寻死,我为您担心! 您要知道: 蓝苹是蓝苹,不是属于您。 您既陶醉在电影, 又如何把她占领? 为什么来到世界上? 也要问一个分明。 人生为一大事来, 爱情是否山绝顶? 如果您爱她,她还爱您, 谁也高兴听喜讯。 如果您爱她,她不再爱您, 那是已经飞去的夜莺。 夜莺不比燕子, 她不会再找您的门庭。 如果拖泥带水, |
不如死了您的心。 如果她不爱您,而您还爱她, 那么您得体贴她的心灵。 把一颗爱她的心, 移到她所爱的幸运。 现在的时代不同了! 我想说给您听: 为个人而活,活得不高兴; 为个人而死,死得不干净。 只有那民族解放的大革命, 才值得我们去拚命。 若是为意气拚命, 为名利拚命, 为恋爱拚命, 问我们究竟有几条命? |
尽管诗中对变情者并无苛责之词,但将其比作另找“门庭”的夜莺,劝唐纳不必为之轻生,却也难避“冒犯”了。
◆ 报复竟然在身后
这首发表在邹韬奋刚刚创办于香港的《生活日报》(1936年6月7日)上的小诗,在当时并没有广泛流传,也不曾为江青所注目。
1936年11月下旬发生的“七君子事件”,把陶行知及其学生与江青一起推到了抗议当局消极抗日的政治斗争前列。陶行知因为与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并担任救国会领袖,与沈等七人作为“同案犯”被当局通缉,并同被起诉。持续半年有余的全国抗议浪潮,终以当局公诉书的提出而达到高潮。在此过程中,上海影剧界的许多著名导演和演员,如应云卫、袁牧之、赵丹、郑君里、金山、王莹等均在具状要求入狱者之列,唐纳和江青也在报端公开亮出了同一立场。
“七七事变”之后,在王洞若的帮助下,江青经西安前往延安。(详细过程参见文末所附徐明清的文章)
待到陶行知再度见到江青,已是1946 年春。作为“第一夫人”的江青,已非当年沪上的“阿苹”。她趁国共和谈尚在进行,从延安到重庆比较方便,专程前去医治龋齿。
陶行知则曾与她在山城相见。那是3月9日,陶行知和李公朴以创办不久的重庆社会大学正副校长名义举行校董和教授联席会议,并宴请两路远方来客:一为刚从狱中释放的叶挺和廖承志,一为刚从延安来渝的邓颖超、滕代远和江青等。据当事人忆称,江青是日因到医院治牙未曾到席。但江青后来专程到重庆管家巷二十八号陶行知住处相访,并邀请陶行知和王洞若随机同往延安。据此看来,在陶行知生前,江青对他尚无恶感。笔者推测,江青对陶行知反目怀恨是在其死后不久的 1947 年,而导火索则是读到《送给唐纳先生》一诗。
江青到重庆后,曾相约唐纳见面。但唐纳出于“种种考虑”有意回避了。
陶行知1946 年7月去世后,他的朋友和学生为了纪念他,曾开展过一场颇有声势的悼念活动,汇编其诗作,印成《行知诗歌集》,《送给唐纳先生》入编其中。这部诗集于1947 年3 月由大学出版公司印行问世,流传颇广。江青极有可能因读到这本诗集而怒不可遏。这首诗的流传使江青的旧事弄得尽人皆知,这是已身为中共“第一夫人”的江青绝对无法容忍的。
另一条消息也可能引起江青的极度不快——
1946 年12 月9 日在纽约举行的陶行知追悼会,曾引起海内外的注意,追悼会由杜威博士和冯玉祥将军担任名誉主席,美国诸著名人士分别讲演逝者一生事迹。讲演之后,由著名演员王莹和刘良模合唱陶氏喜爱的四首歌曲。这条消息先后刊载于当年12月30日的重庆《新华日报》和次年2月15日的延安《解放日报》。此报道当入江青之目。
王莹其人,与陶行知有安徽同乡之谊,却与江青有剧坛争角之仇。1936年夏衍发表《赛金花》剧本后,双方为争演此剧主角,形同水火。这一争角之败,曾被江青引为终生大辱之一,王莹也从此成为她切齿难忘的仇人。王莹如此颂扬陶行知,足使江青旧恨新仇齐涌心头。
从批判《武训传》,巧妙引出了对曾被毛泽东和中共竭力颂扬的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批判,江青恰好借了“东风”。从此,毛泽东教育思想一统天下,自然没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立足之地了。江青也达到了封杀陶行知,遮掩自己当年在上海放荡生活的目的。■
【本站注】“文革”中,王莹惨遭迫害致死,死后骨灰盒上连真实姓名也未能标注……
(2005年6月18日初稿 / 2016年7月6日 修改更新)
(全文完,点击这里:返回前页)
【延伸阅读】 |
![]() |
|
(本站 2005-06 编辑转发 / 2021-03-10 修订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