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重读历史>反右专辑>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 -P.2.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 |
(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
撰稿:人民日报 来源:原载《人民日报》1957年5月1日 本站编辑转载 (本页浏览:人次) |
(点击这里:承上页) |
(三)
这次整风运动,应该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应该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开会应该只限于人数不多的座谈会和小组会,应该多采用同志间谈心的方式,即个别地交谈,而不要开批评大会,或者斗争大会。不论在座谈会、小组会上,进行批评的时候,或者个别交谈的时候,都应该放手鼓励批评,坚决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不应该肯定自己的一切,拒绝别人的批评。
同时,对于批评者要提倡实事求是,具体分析,以免抹杀别人的一切,使批评变成片面的过火的批评。每个人都应该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积极地向别人提意见,但是不得强迫被批评者接受他所不同意的批评。对于一些带原则性的争论,可能的时候应该作出必要的结论,但是必须容许保留不同的意见。对于在整风运动中检查出来犯了错误的人,不论错误大小,除严重违法乱纪者外,一概不给以组织上的处分,并且要给以积极的、耐心的帮助,这样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非党员愿意参加整风运动,应该欢迎。但是必须完全出于自愿,不得强迫,并且允许随时自由退出。
(四)
为了加强党同广大劳动人民的联系,彻底改变许多领导人员脱离群众的现象,在进行整风运动的同时,应该在全党提倡各级党政军有劳动力的主要领导人员以一部分时间同工人农民一起参加体力劳动的办法,并且使这个办法逐步地形成为一种永久的制度。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在历史上长时期是同工农兵群众同甘共苦的,这种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是保证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因素之一。
但是近几年来,有许多同志在这一方面是退步了。目前党的任务,除了进行整风学习,提高党内思想认识、改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以外,还要在实际生活中完全保持和发扬我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并且着手进一步建立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人员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根本制度,使领导者同群众打成一片,使人民内部的关系面貌一新,使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老爷架子,大大减少。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人员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办法,应该先从党内的少数人员作起。这种体力劳动,那怕很少一点也是好的。待取得经验之后,经过适当步骤,再有计划地逐步地普及到凡能多少从事劳动的党政军领导工作人员和经济、文化组织中的主要管理人员。关于这个问题,需要规定一些具体办法,中央将另作专门指示。
(五)
这次整风运动,应该首先从县级以上、军队团级以上的党的组织以及大的厂矿和大专学校的党的组织开始,并且应该首先从检查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开始。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可以同时选择若干基层党委进行整风学习,以便取得典型经验,逐步推广。
在进行整风运动的时候,各单位应该组织领导小组。党委的第一书记必须亲自负责,抓紧领导。整风计划应该贯彻整风和工作两不误的原则,并且必须使整风运动的进行同工作的改进结合起来,同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解决结合起来,防止关门整风,妨害工作。
整风的组织领导办法和具体工作计划,由中央直属党委、中央国家机关党委、总政治部和各省(市)委、自治区党委自己规定实行,并且希望于收到本指示以后两星期内能够将这种具体计划报告中央。□ (全文完)
(原载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
本站2009年11月转帖 最后更新:2017.11.25.
【本站编后记】
从中央指示来看,毛泽东发动“整风”运动一开始的出发点似乎相当美好,他已经看出中共成为执政党以后,在短短7年多里已经出现了文中所说的“三风”问题(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这也是一直存在并发展至今的问题(从建政初期的腐败到当下)的初始状态。
但是,如此美好的“整风”才15天左右,就立刻转向了“反右”!
一些看好执政党“博大胸襟”的人们在党以及“伟大领袖”的再三动员下开始“帮助党整风”,开口说话了,他们提出种种意见和建议,希望执政党能有所重视和反躬自省,但倏忽间他们却成了“阶级敌人”——“右派”!而且这其中并不乏相当的党内人士中高级干部,甚至部队里的干部、学员、战士!这一过程,当年《人民日报》上的“纪录”可为我们勾勒出基本轮廓。
毛泽东无法看到或或不愿意相信产生这“三风”体制、制度层面的根本原因。毛非常相信“政治运动”的作用,认为发动整风,改变执政党各级官员的领导作风就可以了。毛泽东的这一思路和做法与“延安整风”是有联系的——然中共已经不是延安时期以“革命”为唯一任务的中共了,而是在六亿人口中国的各行各业、边边角角皆具有“绝对领导权”的执政党——权力产生腐败,“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这是铁律;遏制腐败的唯一途径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力进入制度的笼子,接受民主监督,舍此无它途。
中共进城掌握政权后,执政如何?草民百姓是看实效的。完美的执政党和体制是没有的,初初进城执政的中共由“革命党”第一次转变为执政党,怎么可能会没有失误、错误?政策怎么会一概科学正确?既然领袖和党号召大家提意见“帮助党整风”,那必然会出现怎样的局面?怎么可能仍然是一致高唱“大救星”颂歌?对此,毛怎会“幼稚”得想不到?——于是,人们无法不有“引蛇出洞”之“阴谋”或“阳谋”的推论和说法——而在“整风”开始很短时间以后,毛的想法确实已经改变,这从他亲自起草的一系列指示、社论中完全可以看清——《人民日报》发表各种小范围座谈会上一些人给执政党提出的意见、建议,刻意放大、传播,造成所谓“右派向党进攻”的态势,这正是按毛的指示而为,即所谓“让右派们‘充分暴露’、‘引蛇出洞’,最后可以一网打尽”……
关于毛泽东发动“整风”运动的国内国际背景、起因,中央党校韩钢教授、华东师大沈志华教授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有比较客观的分析和解读(见左侧链接)。结合这两位历史学家实事求是的讲座,参阅当年人民日报刊发的一部分文章,我们对“整风——反右”会有一个更加客观和全面的了解。
“整风”运动开始后,由于毛竭力号召党外人士也“积极帮助党整风”、明确提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方针,所以在“帮助党整风”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有关党的政策、政治运动、制度层面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但对此,毛坐不住了,认为这是反共言论、反共风潮,是右派向党进攻。“整风”仅仅维持了两个星期左右,便转向了“反右斗争”。在深挖党内中高级领导中的“右派”方面,毛更是亲力亲为,甚至冒酷暑到各省巡视督战!(参见:林蕴晖教授《高干“右派”——反右的“党内战场”》)
不说当时所谓典型“大右派”言论如何,仅就许多响应号召在“帮助党整风”的过程中提出普通意见的党内外群众、知识分子和干部,全国被打成“右派”的多达55万多人(实际是它的数倍),连同涉及他们的家人、亲戚多达千百万人。因言获罪和文字狱在这场运动中发展到极致,“言者无罪”荡然无存!在中央有关“反击右派分子猖狂进攻”的号召下,宁左勿右再次成为各级领导乃至很多群众的选择,上一级领导要求下一级组织“挖出”右派的“指标”层层加码,致使很多完全与“右派”无关的无辜者也被错误地打成“右派”,蒙冤多年,殃及家人、亲戚,血泪斑斑……
对“右派”的惩处一般有以下几种:逮捕判刑劳改或“劳教”、开除公职遣返原籍交当地群众监督劳动、留在本单位降职降薪由群众监督改造,甚至还有“帽子抓在群众手里监督改造以观后效,随时可以戴上”等等。全无“法治”,一切皆党委、领导说了算……
“整风”——扫除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反而为后来的“大跃进”错误路线的推行扫平了道路,谁也不敢再对执政党大政方针、政策以及书记、领导们提什么“意见、建议”了(反右之后,即便毛也不得不承认:反右“带来一个缺点,就是大家不敢讲话了”—点击这里查看相关出处);再加上1959年庐山会议上将提意见的彭德怀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首领”,党内党外所有不同意见均噤若寒蝉,万马齐喑;“民主监督”荡然无存,“三风”与腐败日甚,知识分子更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表达的任何权利……直至文革的爆发……
从“整风”迅速转为“反右”的历史事实,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善意解):毛或许确实希望借“人民群众”之手遏止一下执政党掌权后滋生的歪风,以防造成人民更大的不满而动摇执政党领导地位和威望,或出现类似东欧一些国家的动荡;而对于产生所谓“三风”的体制、制度层面的根源,毛非但没有看到,而且是要坚决维护的。因此,群众若一边高呼“共产党万岁”一边提些小意见,毛是欢迎的,可以接受的;但凡触及体制、制度、政策问题这些稍带有根本性意见的,毛是不能容忍的。这从后来制订的《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中已经体现得清清楚楚了。这就是说,执政党的制度、方针、政策,毛的主张,永远是伟光正的,是不允许批评的——无论党内还是党外。“整风——反右”,如此而已。
至于“引蛇出洞”蓄谋“钓鱼”以整肃具有独立思考意识的知识分子一说,如今也有诸多证据(包括前苏联解密档案毛与斯大林的往来电文、讲话)支撑,在此不再赘述。起码,在“整风”开始后,毛已多次下达党内指示,要“诱敌深入,聚而歼之”,而不是用其他方式引导方向,这是明白无误的。
还有一个事实: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做了题为《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和风细雨,侃侃而谈,令人振奋,可谓民主之风阵阵。这是使“整风”开始后,党外人士破除顾虑大胆建言的前提。可是,在“整风—反右”后的6月19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毛多次精心修改后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大凡关键处与当时的讲话已几乎面目全非——以致一些当时亲耳聆听毛讲话的人大惊失色:大有“林冲误入白虎节堂”而悔之晚矣的惊叹!(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和《毛泽东年谱》对此有详细记述)
何以至此?这一切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可以开动脑筋自己得出答案。
【上一篇】(无)
【下一篇】中央国家机关开始整风(1957.5.1.《人民日报》)
点击右图返回: 1957年《人民日报》上的 “整风-反右”历史记录 |
![]() |
【延伸阅读】 |
![]()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