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重读历史>文革研究>1966年:毛泽东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的信(1966.8.1.)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
“文革”中的毛泽东与江青 | |
![]() |
|
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与江青 | |
![]() |
|
1959年庐山上的毛泽东与江青 | |
·“文革”历史档案· |
毛泽东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的信 |
(一九六六年八月一日) |
作者:毛泽东 来源:“毛泽东博览”网 本站编辑转发 |
【本站说明】 据党史研究专家卜伟华教授有关文章介绍: 《毛泽东传》刊载了毛泽东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信手稿第一页,在这一页影印件上,有毛泽东信的抄件及毛对该抄件的 5 处修改;还有毛泽东的一个批示。从影印件中我们可以看出: 1966 年7月28日晚,在北京展览馆召开了批判工作组大会,江青等人到会,表示支持学生反工作组。北大附中红旗的彭小蒙作了控诉工作组的发言,清华附中红卫兵的骆小海、邝桃生宣读了一论、再论《革命的造反精神万岁》两张大字报,并请江青把大字报呈送毛泽东。 点击这里,展开全部——
他们在给毛泽东的一封短信中写道:有人说这两张大字报是反动的,请您老人家看看,这到底是不是反动的大字报 (大意)(详情见卜伟华:《红卫兵运动的兴起》,载于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第三卷《十年风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据此可知,毛泽东看到清华附中红卫兵论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的时间最早是28日的晚上。在影印件上有毛泽东的批示:“各同志:请考虑此件及附件是否正确。有错误,请指正。毛泽东 七月卅一日”。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册中,毛此信结尾处署名后有“一九六六年八月一日”字样。8月1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开幕。开幕当天,会议印发了毛泽东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信及清华附中红卫兵所写的“论……造反精神万岁”的两张大字报。 另,据相关资料介绍:1966年8月2 日晚,清华附中红卫兵办公室接到电话通知,获悉毛泽东回信,8月3日,王任重将清华附中红卫兵召至钓鱼台,向他们正式传达了毛泽东的回信。 清华附中红卫兵们迅速誊抄并默念、背诵毛泽东回信,聚集讨论回信内容,向父母、朋友写信通知。清华附中红卫兵的那三篇大字报也在当年当月由《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第11期全文刊出,迅速成为全国文革群众运动的冲锋号。红卫兵造反运动由此席卷全国,“毛主席是我们的红司令”大字通栏标题经常见诸官方媒体和红卫兵自办的各类小报。由此,红卫兵的任何“造反”行为,任何人也不敢有丝毫阻拦。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
1966年: 毛泽东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的信
毛泽东批示 各同志: 请考虑此件及附件是否正确。有错误,请指正。 毛 泽 东 七月三十一日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同志们:
你们在七月二十八日寄给我的两张大字报以及转给我要我回答的信,都收到了。你们在六月二十四日和七月四日的两张大字报,说明对一切剥削压迫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党派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他们的走狗,表示愤怒和申讨,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支持。同时我对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红旗战斗小组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的大字报和彭小蒙同志于七月二十五日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大会上,代表她们红旗战斗小组所作的很好的革命演说,表示热烈的支持。
在这里,我要说,我和我的革命战友,都是采取同样态度的。不论在北京,在全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凡是同你们采取同样革命态度的人们,我们一律给予热烈的支持。还有,我们支持你们,我们又要求你们注意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对于犯有严重错误的人们,在指出他们的错误以后,也要给以工作和改正错误重新作人的出路。马克思说,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如果不能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就不能最后地得到解放。这个道理,也请同志们予以注意。
毛 泽 东
1966年8 月1日
(《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卷注:根据修改件刊印)
【说明】据党史研究专家卜伟华教授分析: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毛泽东出于什么考虑将“剥削者”改为“反动派”,但红卫兵大字报的矛头所向主要是所谓统治学校十七年的“修正主义”,即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人,而这些人则很难归入“剥削者”的行列。一般来说,“反动派”的概念比“剥削者”的概念要宽泛得多,这可能就是毛泽东修改的原因吧。
毛泽东的原批示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陶(铸)、(陈)伯达、康生、(王)任重、王力、关锋、戚本禹、李雪峰、吴德、江青、姚文元、张春桥各同志阅,请考虑是否正确,有错误,请指正。”毛后将原所列名字尽行划去,代之以“各同志”三字。
毛泽东原来共列出了15个人的名字。这15个人分三种情况:
一是中央第一线主持工作的人,即刘、周、邓;
二是中央文革小组的人,即陈、康、王、王、关、戚、江、姚、张等人;
三是北京新市委的人,即李雪峰和吴德。陶铸则属于刚调到中央来不久(1966年7月20日,中共中央通知:陶铸任中宣部部长),准备进入中央第一线主持工作的人,但同时又准备将他安排到中央文革小组当顾问(8月2日,中共中央通知:陶铸兼任中央文革小组顾问。)
这里的玄机在于第二类,即中央文革小组的人。毛泽东并没有将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都列入其中。中央文革小组当时在北京的还有四个人:刘志坚、穆欣、谢镗忠、尹达。
根据后来的历史发展情况,刘志坚在 1967 年初被打倒,穆欣、尹达、谢镗忠也遭到批判而脱离了中央文革小组。毛泽东写这封信的时候,刘、穆、尹、谢四人尚未受到冲击,而且刘还是排名在张春桥前面的中央文革小组的副组长。
毛原来在批示中所列名单显然表明了他对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亲疏之分。因此我们可以说,此名单披露出了毛泽东准备在“文化大革命”中依靠的核心力量,这个核心力量包括陈、康、王、王、关、戚、江、姚、张 共九个人。
这里面王任重的情况有些特殊,毛泽东本来是将王任重列到可依靠的核心力量名单中了,在“文革”初期将王任重从中南局第一书记的位置上调到中央,担任中央文革小组的第二副组长。但王任重到北京后的表现并不能让毛泽东满意,毛泽东不久即将王任重从他的核心力量名单中剔除出去。
1966年12月26日,出席毛泽东生日宴会的共七个人,即:江青、陈伯达、张春桥、王力、关锋、戚本禹、姚文元。康生未出席毛泽东生日宴的原因尚不得而知,根据“文化大革命”中的实际情况,康生似乎应在毛泽东所依靠的核心力量之内。□
【相关链接】
1、 三论“造反精神”的彭小蒙 (附“三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大字报稿)
2、 文革五大“学生领袖”今昔(聂元梓、谭厚兰、王大宾、韩爱晶、蒯大富)
3、【站外链接】清华附中红卫兵发起人之一卜大华的经历与反思
4、【站外链接】红卫兵曾 1 个月毁文物 6000 余件 边撕字画边唾骂……(中国新闻周刊)
5、【站外链接】 韩爱晶:毛主席 1968.07.27 召见五个半小时谈话记('2013)
有毛泽东的支持,他们“幸福”极了,也更加肆无忌惮了…… |
![]() |
![]() |
![]() |
![]() |
〖前一页〗 1 〖后一页〗
![]() |
||
(本站 2016-05-16 编辑转发 / 2018-01-20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