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重读历史>文革研究>聂元梓等: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回顾历史:聂元梓如是说…… 另见:《聂元梓晚年所思》 |
||
![]() |
||
![]() |
|
·“文革”历史档案/文革中被毛称为“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
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 |
聂元梓(等) / 1966年5月25日 |
作者:聂元梓等 来源:原载《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著述 本站编辑转发 (本页浏览:人次) |
【本站按】毛泽东为何如此罕见地高调评价聂元梓等人这张大字报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毛 1967年2月3日接见卡博、巴卢库(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谈到这件事时说: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到 6月1日中午我才看到,我就打电话给康生、陈伯达,我说要广播。”本站文末将有评析。 ※ 点击这里展开:浏览聂元梓简历及其《晚年所思》——
聂元梓,1921年出生于河南省滑县。 1934年,13岁的聂元梓从本县小学毕业,移读于开封市北仓女子中学。其兄聂真为中共滑县组织创始人之一。 1937年7月,聂元梓到太原市的国民师范学校接受了“牺盟会”主办的军训,从此走上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 1938年,聂元梓到山西省晋城,进入华北军政干校学习,是年1月,年仅17岁的聂元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她被送到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学习和工作。 1946年2月,调往哈尔滨市,先后担任区委宣传部长和市委理论部长,其间曾赴中央马列学院(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的前身)学习。 1953年,其干部级别定为行政 12 级,进入中共高级干部行列。 1963年,聂元梓调入北京大学,任经济系副主任。1964年起,任北大哲学系党总支书记。 1966 年,聂元梓因其大字报被毛泽东称赞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而名声大噪。而到了1968年,她却在“文革”派系斗争中失去人身自由,被发配“干校”接受劳动改造。“文革”结束后,1983 年,聂元梓因文革所为,被以“反革命煽动罪、诬告陷害罪”正式判刑 17 年。1986年10月16日,因健康等缘故,获假释。 2015年,搜狐曾发表一篇访谈报道,题为《聂元梓晚年所思》,本站以为有一定可信度——因为本站历来认为,任何非黑即白的讲述必定是片面的或虚假的;尽管聂元梓现在的讲述仍可能会有片面和遮掩,但任何人到垂暮之年或将盖棺定论之时,所言之可信度应当更高;更重要的是,聂元梓晚年所言,符合历史的逻辑和人情事理——她在有意或无意间成为毛发动文革的一发炮弹、一粒棋子。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
|
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
现在全国人民正以对党对毛主席无限热爱、对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无限愤怒的高昂革命精神掀起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为彻底打垮反动黑帮的进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而斗争,可是北大按兵不动,冷冷清清,死气沉沉,广大师生的强烈革命要求被压制下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因在哪里?这里有鬼。请看最近的事实吧!
事情发生在五月八日发表了何明、高炬的文章,全国掀起了声讨“三家村”的斗争高潮之后,五月十四日陆平(北京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急急忙忙的传达了宋硕(北京市委大学部副部长)在市委大学部紧急会议上的“指示”,宋硕说:现在运动“急切需要加强领导,要求学校党组织加强领导,坚守岗位。”“群众起来了要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这场意识形态的斗争,是一场严肃的阶级斗争,必须从理论上彻底驳倒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坚持讲道理,方法上怎样便于驳倒就怎样作,要领导好学习文件,开小组讨论会,写小字报,写批判文章,总之,这场严肃的斗争,要做得很细致,很深入,彻底打垮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从理论上驳倒他们,绝不是开大会所能解决的。”“如果群众激愤要求开大会,不要压制,要引导开小组会,学习文件,写小字报。”
陆平和彭佩云(北京市委大学部干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完全用同一腔调布置北大的运动,他们说:“我校文化革命形势很好”,“五月八日以前写了一百多篇文章,运动是健康的。……运动深入了要积极引导。”“现在急切需要领导,引导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积极加强领导才能引向正常的发展”,“北大不宜贴大字报”,“大字报不去引导,群众要贴,要积极引导”等等。这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制定的文化革命路线吗?不是!绝对不是!这是十足的反对党中央、反对毛泽东思想的修正主义路线。
“这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斗争”,“必须从理论上彻底驳倒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坚持讲道理”,“要作的细致”。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是理论问题吗?仅仅是什么言论吗?你们要把我们反击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还要“引导”到哪里去呢?邓拓和他的指使者对抗文化革命的一个主要手法,不就是把严重的政治斗争引导到“纯学术”的讨论上去吗?你们为什么到现在还这么干?你们到底是些什么人?
“群众起来了,要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引导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要积极领导才能引向正常的发展”。什么是“正确的道路”?什么是“正确的方向”?什么是“正常的发展”?你们把伟大的政治上的阶级斗争“引导”到“纯理论”“纯学术”的圈套里去。不久前,你们不是亲自“指导”法律系同志查了一千五百卷书,一千四百万字的资料来研究一个海瑞“平冤狱”的问题,并大肆推广是什么“方向正确,方法对头”,要大家学习“好经验”吗?实际上这是你们和邓拓一伙黑帮一手制造的“好经验”,这也就是你们所谓“运动的发展是健康的”实质。党中央毛主席早已给我们指出的文化革命的正确道路、正确方向,你们闭口不谈,另搞一套所谓“正确的道路”,“正确的方向”,你们想把革命的群众运动纳入你们的修正主义轨道,老实告诉你们,这是妄想!
“从理论上驳倒他们,绝不是开大会能解决的”。“北大不宜贴大字报”,“要引导开小组会,写小字报”.你们为什么这样害怕大字报?害怕开声讨大会?反击向党向社会主义向毛泽东思想猖狂进攻的黑帮,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革命人民必须充分发动起来,轰轰烈烈、义愤声讨,开大会,出大字报就是最好的一种群众战斗形式。你们“引导”群众不开大会,不出大字报,制造种种清规戒律,这不是压制群众革命,不准群众革命,反对群众革命吗?我们绝对不答应!
你们大喊,要“加强领导,坚守岗位”,这就暴露了你们的马脚。在革命群众轰轰烈烈起来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坚决反击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的时候,你们大喊:“加强领导,坚守岗位”。你们坚守的是什么“岗位”,为谁坚守“岗位”,你们是些什么人,搞的什么鬼,不是很清楚吗?直到今天你们还要负隅顽抗,你们还想“坚守岗位”来破坏文化革命。告诉你们,螳臂挡不住车轮,蚍蜉撼不了大树。这是白日作梦!
一切革命的知识分子,是战斗的时候了!让我们团结起来,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团结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周围,打破修正主义的种种控制和一切阴谋诡计,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牛鬼蛇神、一切赫鲁晓夫式的 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保卫党中央!
保卫毛泽东思想!
保卫无产阶级专政!
哲学系: 聂元梓 宋一秀 夏剑豸 杨克明
赵正义 高云鹏 李醒尘
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原载《人民日报》一九六六年六月二日)
【本站注】本页“毛泽东批示”,引自《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12 册。
【编 后】
毛泽东为何对聂元梓等人这张大字报如此赞扬、如获至宝?很简单,聂元梓等这张大字报“正合孤意”——规律告诉我们:凡遇“言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之作品,人们往往会拍案叫好。文革史研究专家王年一教授在《大动乱年代》一书中记述道(本站略有综合)——
首先,必须明确,中央《五·一六通知》当时并没有向社会公开,还只是局限于党内传达;是从六月一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起才逐步把《五·一六通知》的精神和林彪“五·一八”讲话的若干内容捅向全国。因此,在全国整体上,“文革”还基本在学术文化批判和政治斗争之间左右徘徊着,似乎更像“文化”革命。
文革之始,谁也想不到毛泽东要发动的是这样一场自下而上欲打倒一切的大动乱式的“文革”,故对毛支持的批判《海瑞罢官》(涉及明史专家、副市长吴晗),北京市是将其引导为学术批判的;在大中学校有“乱”的苗头时,刘、邓、周等中央一线领导,按以往土改、反右惯例,向大学派出工作组以控制局面,加强运动的领导(与反右时一样,维护党的领导和稳定秩序,也挺左)——但如此一来,便远未达到毛心中所希望的那种政治批判和斗争的局面:不能实现揪出一批自觉或不自觉他认为不能忠实执行他思想路线的人以打倒之。这就是后来《人民日报》所说的北大七位同志的大字报“揭穿了一个大阴谋”。
这张大字报在央广全文广播,并配发评论员文章,高调赞扬,不仅使北大师生、聂元梓本人感到意外,就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也感到意外非常。他去询问周恩来,这么大的举动为什么事先不给个通知?周恩来说:“我也是在临近广播前才接到康生的电话,通知今晚由中央台向全国播出。”——毛亲自上阵,直接操刀,掀起文革狂潮——正如文革歌曲中所唱:“您亲手点燃文化大革命烈火……”
聂元梓等人这张大字报“正合孤意”!垂暮之年的聂元梓在为自己辩驳的文章中说:“今天回想起来,这张大字报当然是不可取的,它正中了毛泽东进一步从基层推动文化大革命进程的下怀,对后来的形势发展起了很坏的作用,尤其是给陆平、彭佩云和宋硕造成了很大伤害,我愿意表达我的深刻反省和歉意!”(引自《聂元梓:“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由来》)。所以毛在两个月后所写《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开头就按捺不住心头喜悦:“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写得何等好啊!请同志们重读这一张大字报和这个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如何评论的呢?为何毛也说“写得何等好”呢?同样是言毛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请看——
评如论员文章把无可非议的“加强领导”说成“负隅顽抗”,把无可指责的“坚守岗位”说成“‘坚守’的是他们多年来一直盘踞的反动堡垒”,如此等等。评论员文章武断地宣称:“为陆平、彭珮云等人多年把持的北京大学,是‘三家村’黑帮的一个重要据点,是他们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顽固堡垒。”“你们的‘党’不是真共产党,而是假共产党,是修正主义的‘党’。你们的‘组织’就是反党集团。你们的纪律就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派实行残酷无情的打击。”文章又语意双关地说:“凡是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反对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的,不论他们打着什么旗号,不管他们有多高的职位、多老的资格,他们实际上是代表了被打倒了的剥削阶级的利益,全国人民都会起来反对他们,把他们打倒,把他们的黑帮、黑组织、黑纪律彻底摧毁。”
【本站评注】《人民日报》这样的评论和聂元梓大字报全国发表后,在毛时代的中国会引起怎样的效应,是可想而知的。从“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以来,由于决策错误,造成大饥荒和国民经济滑坡,毛深知党内有许多人不太赞同或怀疑他的那一套做法,但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毛不得不同意调整经济政策(实质是停止“大跃进”,只不过没有明说)。毛感觉自己的权力和威望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当然,他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于是,毛重新将“姓社姓资”的阶级斗争提到吓人的高度,他要凭借自己被树立起来的“大救星”威望,借用“群众”的力量,毫无阻碍地打倒所有他认为不能绝对忠实执行其思想路线的人——毛此时正需要这样的“群众”——这样的“天下大乱”正是毛心中所想。实践证明:什么“文化”革命?是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是“清理阶级队伍”!或曰“大清洗”。(参见“党史百科”:1962年北戴河会议)
6月1日以来发生的一切(北京市委、北大党委均被改组,一篇篇充满火药味儿和煽动性极强的社论发表,毛的同僚彭、罗、陆、杨被明确打倒,“三家村”之邓拓、吴晗、廖沫沙在全国遭万炮齐轰,邓拓自杀,吴晗夫妻双双连同女儿被折磨致死,只剩下一个年幼的儿子,廖沫沙惨遭迫害,但挺了过来……等等),可谓惊心动魄,而能掀起如此狂潮的,正是中央电台和报纸肯定了聂元梓等人的造反大字报。《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号召造党委的反,号召彻底摧毁“黑帮、黑组织、黑纪律”,十分引人注目。康生1966年9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来京串连者时说:“这张大字报不仅是揭开了北大文化大革命的火焰(按:原话如此),而是点起了全国文化大革命的火种。”
聂元梓 1966年8月2日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华北组会议上说:“毛主席在全国公布了这张革命的大字报。这天北京大学爆炸了!北京城爆炸了!全国也爆炸了!一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入了高潮。”毛泽东 1966年10月2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张大字报(北大的大字报)一广播,就全国轰动了。”这就是毛泽东要达到的目的。
毛惯用的手法是:巧妙地抓住“下面”发生的某个事件或某文章,以此作为由头和契机,似乎“事出有因”,并非主动蓄意而为——其实,毛正是借此按自己的意图发动一场自己所需要的“斗争”和战役——批胡适和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是如此,从“整风”转向“反右”是如此,这次发动“文革”还是如此!(前面蓝色字体皆可点击查考)——所以聂元梓当时也深感诚惶诚恐,莫名惊诧,不知自己的一张大字报何以获得毛泽东如此高的评价,甚至被誉为与巴黎公社宣言那样的文章,聂百思不得其解,也有些昏昏然了……至于聂元梓很快成为“政治玩偶”而被“玩”以后不再需要时,命运大起大落,那是后话。(可参见文末链接《文革五大“学生领袖”今昔》)
但是,北京和全国各地学校的动乱,也就在6月1日晚以后开始了。
各地青年学生在上述一系列事件的直接影响下,响应号召,起来造反。造反者总的说来虽还不是大多数,但有恃无恐。在个别学校还不一定是少数,如西安交大师生员工6月2日贴出了大字报万余张,矛头主要针对校党委。反对学校党委或党支部,批判专家、学者、权威,这些“革命行动”在高等学校中普遍发生,也波及到一些中等学校;不几日就使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学工作陷于瘫痪或基本瘫痪。
运动的情况一天比一天恶化,斗争的方式越来越出格。继北大“揪出”陆平之后,南京大学“揪出”了匡亚明,上海音乐学院“揪出”了贺绿汀……无数悲剧迅速拉开了帷幕。
|
【推荐延伸阅读】
〖前一页〗 1 〖后一页〗
|
![]() |
||
(本站 2004-05 编辑转发 / 2017-03-28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