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教育理论/教育随笔>应学俊:“示范高中”的现状、由来及应有归宿 (P.2.)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本站时政评论目录
“示范高中”的现状、由来及应有归宿 |
原创撰稿:应学俊(本站)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 2010年2月 编辑发布 |
(点击这里:承上页) |
三、不断发生在“示范高中”里令人痛心、窒息的事件
观念决定行为。既然“示范高中”的实践抛弃了“素质教育”的要义,唯升学率马头是瞻,那么剩下的必然是非人性化的、功利主义的东西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自然只能是挂在口头上或墙上。这样的“示范高中”实际上已经成为教育异化的“示范”,应试教育的示范,与《决定》中的“素质教育的示范”毫不沾边。而他们在通过所谓教育评估、督导时,大多弄虚作假,这在《如今的“示范高中”》一文中有具体揭露,其实这些也已都是“公开的秘密”而已。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旗帜鲜明地在去年两会上指出:“中小学校不能成为制造大学生的‘工厂’”,“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个老问题,高中生每天学习十六七个小时,身心素质严重下降,学生也是最苦最累的群体之一。但面对现在的‘应试教育’,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道理,苦得没有价值。”——省教育厅长官对此都无可奈何,这说明了什么?
是的,当我们的“示范高中”公然取消学生的休息日、休假日,公然让学生每天连轴上课十七八小时,比夏衍笔下“包身工”的工作时间还长,公然夜里十一点钟还在让学生做试卷;当我们的“示范高中”在高考动员大会上拉出横幅或贴于教师正前方所写的内容是“做一题,会一题,题题决定命运;拼一分,高一分,分分成就终身”或“掉皮掉肉不掉队”,我们的“示范高中”在“示范”什么呢?他们还是在做“教育”的事吗?如此“示范高中”是“优质教育资源”还是“劣质教育资源”?
看看那些令人触目惊心又啼笑皆非的雷人的“高考励志标语”,我们便可知“教育”已经异化为何种怪物!是我们的社会堕落了,还是教育、教师堕落了?何至于此?(点击:疯狂的高考——盘点高考雷人励志标语/图文)
全国人大代表、小学教师张淑琴就政府将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的做法坦言:这种把高考升学率作为考核主要指标的做法,对“应试”教育的日趋泛滥,不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产生了“保驾护航”的恶劣影响。——“推波助澜”、“保驾护航”,用得多么恰到好处且传神啊!为何这些竟成了“政府行为”?
于是,2009 年4月,河南省示范高中南阳市西峡县第一高中一高三女生因不堪重负从六楼一跃而下,而就在前一年,同为该校,一高三男生在教室中猝死……该校的作息时间表与成绩排名表足可以说明一切;于是,2006 年安徽省明光市明光中学(称重点中学)学生姚国徽因不堪压力而跳楼,河北新乐一中高三学生不堪压力而跳楼自戕……
够了,无须笔者多说,充斥于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历年与此相关的报道以及早已问世的作家何建明用两年时间潜心深入调查采访写成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高考报告》已经揭示很充分、很深刻了,而“示范高中”的实践恰恰为这些报道不断增添着新的内容。
四、《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必须认真对待“示范高中”问题
诚然,示范高中的问题与高考制度、方法的改革以及社会人才观和用人机制的弊端密切相关的;但毋庸讳言,目前变质的“示范高中”无疑在堂而皇之变本加厉地加剧亟待改革的高考弊端,为之推波助澜。在我们已经提出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的前提下,这种早已与《决定》所指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性普通高中”背道而驰的“示范高中”还应当存在吗?
因此,“示范高中”的归宿应当有二——
要么,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取消择优招生、基本取消下拨经费倾斜),强化“过程性”督导评估,规定“办学过程”中不可逾越或“一票否决”的红线,淡化或弱化高考“升学率”指标,真正办成令人信服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此其一;
要么,彻底取消“示范高中”制度,走均衡发展、公平教育之路,此其二。
如果想教育事业发展,如果想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吗?
目前正在制订中的《纲要规划(征求意见稿)》仍然指出:“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这里的“优质普通高中”当指目前的“示范高中”吧。
这里看上去似乎在解决所谓“教育公平”和“均衡化”问题,但根本未能触及产生教育不公和应试教育弊端的根源。《规划纲要》如不考虑“示范高中”本身存在的严重问题及其对义务教育极大的负面制约性,不面对“示范高中”早已变质的“地球人都知道”现状,而将其纳入所谓“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范畴来考虑和论述,这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其阐述也是脱离实际的,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如不解决目前“示范高中”存在的问题,教育改革与发展就很难成功,且必将再次“穿新鞋走老路”,而发生在“示范高中”里一幕幕滴血的悲剧必将继续上演下去……
如果坚持所谓“优质普通高中”概念的使用,那么,请给出“优质普通高中”这一概念的界定,请拿出“优质普通高中”(或“示范高中”)的评价标准,并发动广泛讨论。我们还能再干那些“换马甲”的自欺欺人的教育“改革”吗?□
(2010年3月 / 2016年6月修订)
【延伸阅读】 |
![]() |
|
(本站 2010-03 编辑发布 / 2016-06-28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