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本站评论>从“牛弹琴”笔下的彭斯认错说起 | | 您好!今天是: | |
|
散文 小说——
视频、时评、重读历史:
点击:到 本站评论专栏
从“牛弹琴”笔下的彭斯认错说起 |
(本站/应学俊) |
来源:本站 本站 2020.05.06. (浏览数: 人次) |
微信公众号“牛弹琴”2020年5月5日发一文《一只口罩引发的血案!彭斯终于认错了》。美国副总统彭斯认啥错倒并没有吸引笔者,因为是人都会犯错,错了就承认,就改正,再正常不过。国家领导人认错的事儿很多。谁敢说从不犯错?除非他不是人,是神。吸引笔者的是“一只口罩引发的血案”,这倒有点耸人听闻。于是点开看看。
§ 彭斯犯啥错?
“血案”夺人眼球,但笔者却想先说说彭斯认错。彭斯犯啥错了?
牛弹琴说:“4月28日,彭斯去明尼苏达州一所医院视察,周围所有人都戴着口罩,包括陪同的官员、随行的记者,也包括病床上的患者,但只有副总统彭斯,成了唯一不戴口罩的人。”牛弹琴说:“彭斯不仅仅是副总统,还是美国应对疫情小组的第一号人物。第一号人物,去医院视察,就不戴口罩。”
于是,“事情发生后,彭斯被喷成了筛子。”意思是说美国一些媒体、公民对彭斯大肆批评,甚至画出许多漫画讽刺,说彭斯做出了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坏榜样。于是,两天以后彭斯“去通用汽车视察,主动戴上了口罩;现在,又公开认错了。”
牛弹琴在微信该文中对此冷嘲热讽,揶揄有加。不知“牛弹琴”对身边的人或孩子知错认错改错的行为是否也是如此?
§ 在正常国家,国家领导人“认错”的事儿常见
2020年4月15日,据英国《每日邮报》15日的报道,马克龙总统一边宣布将法国封闭期延长到5月11日,一边承认政府在应对疫情时有失误。无独有偶,还是法国:2006年,法国总理德维尔潘承认:在推动备受争议的《“首次雇佣合同”法》过程中,他犯下一些错误,招致他人误解。在法国总统希拉克总统签署了《“首次雇佣合同”法》以后,德维尔潘依然承认:“我的行动方向存在误解和不完善之处。我对此深感歉意。”当《星期日报》记者问他是否犯错,德维尔潘回答说:“当然,所有政治行为都会有错误之处。……”
1985年某日,美国前任总统里根承认,他前些时候所说的南非种族隔离已经消除的话是“不谨慎和错误的……对此我感到抱歉。”
大家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耳熟能详,他犯错了,违法了,事件曝光第二日尼克松总统辞职谢罪。后来,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当着全世界观众的面作出了道歉。他说,他“让美国人在过去的两年间经历了不必要的痛苦”,“我给美国人丢脸了。为此,我必须在余生背负这一负担。”也许他很不情愿做如此直率的表述?但他在行动上引咎辞职后,还是再次面向公众公开认错了。
据百度等多个媒体载文,撒切尔曾因会见外宾,忘了给一个在街边偶遇的8岁小女孩送去生日祝福和礼物的承诺,事后经身边工作人员提醒,她懊悔莫及,专门给这个小女孩寄去道歉信,并把小女孩接到家中与自己的女儿一起过生日,再次当面道歉。——如此“认错”,倒有几分使人感到温暖和敬意了。
于是,笔者想到,在一个正常国家,领导人有错,媒体和公众批评、领导人认错,改错,这很正常,是社会的健康状态。倘若有的领导人甚至国家元首有错而没认错,这也正常,人都爱面子,谁都有人性的弱点——怎么办?任其下去?不,在正常的国家,公众、媒体有公开批评和反对他们的权利,包括画漫画、做丑化他们的人体模型恶搞羞辱他们(也许不值得提倡?),直至游行抗议乃至发起弹劾,诉诸法律。这也很正常。这就叫人民监督,这就叫“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一个国家,媒体、公民可以公开批评自己国家的领导人,难道不是该国之大幸?
§ 在不正常的国度
而在一个不正常的国度,情况往往就会是这样——
那个国家的领导人永远是伟大正确英明的,从不犯错,更不可能公开认错;即便明明错了,也能“辩证”地颂扬他的英明伟大,或美其名曰“艰辛探索”,是“交学费”;他,只能“正确”,不能犯错;维护他的权威已成为法律。据说某不正常国度某伟人说过:他是不会下“罪己诏”的,因为他认为历史上下罪己诏没几个不垮台的。呵呵,原来如此。
领导人有错不“罪己”,有媒体、自媒体、公众确实想批评国家政策或批评高层领导人呢?想画漫画讽刺一下吗?想“恶搞”一下呢?在不正常国度,那可就是“妄议朝政”,就是“寻衅滋事”,抓你没商量,抑或你将成为“精神病”,抑或被消失,判你几年徒刑也是大概率结果。组织上街游行抗议?不批准!若强行扎堆“散步”,那就是“非法聚集”——“煽动颠覆……”的罪名扣你没商量,大牢伺候。
你问这样不正常的国度哪里有?有些什么人和事?——“你懂的”。
§ 牛弹琴也玩“标题党”?
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彭斯去医院视察不戴口罩,这肯定是错的。于是“被喷成了筛子”,于是他认错改错。彭斯认错改错本应值得赞赏。牛弹琴为何对此再正常不过甚至值得称道的事揶揄讽刺有加,且不忘上升到政治解读?为何对不正常国家之不正常现象从无“感慨”?我想——还是“你懂的”。
说到这儿,笔者想起牛弹琴吸引笔者阅读此文的标题前半截“一只口罩引发的血案”——咦?怎么没见什么“血案”呢?于是又从头到尾再读一遍全文,字缝里也找不出“血案”的影子啊!难道“血案”就是指彭斯被媒体和公众“喷成了筛子”?这也太“标题党”了吧!标题上“血案”二字可是连引号都没加哦!(牛弹琴或哪位高人能指点笔者理解“一只口罩引发的血案”,万分感谢)
“标题党”确实可以达到吸引眼球和赚点击量的目的,一般写广告“软文”或什么自媒体玩玩也就算了,可对于“牛弹琴”这样风传神州公众大号来说(据百度介绍,“牛弹琴”公号创建人是新华社《环球》杂志副总编辑刘洪),这种做派是不是太俗套,太过拙劣和低级?
“牛弹琴”如此微信大号,为何要玩这样令人作呕的小把戏呢? ■
“牛弹琴”原文链接:《一只口罩引发的血案!彭斯终于认错了》
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可以浏览本文手机版 |
▲【札记】2020年1月7日至23日“封城”:那“白云黄鹤之地”在干啥?(立此存照)
▲ 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大事记(立此存照)
【历史回顾(视频)】 2013年凤凰卫视播出 凤凰大视野——
(2020.05.06 / 2021-01-25 .更新)
〖前一页〗 1〖后一页〗
【相关链接】 |
||
(本站 2020年05月06日发布 / 2021-01-25 更新)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