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重读历史>文革研究>王申酉昭雪记:他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被处决(转载)-P.2.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点击图片浏览相关内容) |
![]() |
徐唯辛与他的肖像作品:王容芬 |
![]() |
|
【文革研究史料】 |
作者:施平 来源:《南方周末》/网易新闻等 信息获取:2005年7月 (本页浏览: 人次) |
(点击这里:承前页) |
王申酉决定主动去找保卫组工人师傅当面谈。他找到此人后,把自己和吴恋爱的过程向他详细讲了,反复恳求保卫组不要干涉,不要破坏他们的恋爱和婚姻。
谁知此人当天就赶到吴顺娣家和吴的工作单位施加压力,并对王申酉进行人格污辱,使吴顺娣在家里和工厂里都无存身之地。
王申酉知道这一情况后,感到很严重。他通过介绍人约吴谈了一次话,因当时无充分时间交谈,他希望吴不要匆匆作出最后决定,表示他将在几日内写一封详细的长信给她,向她全面地、深刻地表白他的世界观和对各种问题的具体看法,以及他对他们爱情关系的想法。为了稳定他所爱姑娘的心,挽救濒于危险关头的爱情,谈话后,王申酉立即赶回学校,集中全部心思写这封长信。他打算三四天内写完,在9月10日下午交给吴顺娣。
1976年9月10日,亦即毛泽东逝世的第二天,是个星期日。
王申酉起了个大早,赶到学校|“人防”休息室,埋头写尚未写完的长信。他以为星期天不会有什么人来。谁知道当他正埋头写的时候,一个监视他的工人突然到来,大吼一声说:“写什么?交出来!”王申酉一惊立即撕碎信纸,一部分塞进口中,一部分送到水槽里,工人便扑上去夺,没有吃掉的,没被水冲走的纸片都被抢夺了去。这工人大喊:“抓反革命!”保卫组的人来到,立即把王申酉抓了关起来。他们将撕碎的纸片拼起来,作为“反革命黑文”。当天下午就将王申酉押解到区公安分局关押,并于当夜审讯。
四、“万言黑文”
● 在那现代迷信盛行的岁月里,在许多人的脑海尚被冰封的时候,在大批“极右”和提倡三个“正确对待”的时候,就把问题说得如此透彻,没有很高的马列主义水平,没有不顾身家性命的勇气,能办得到吗?!
对王申酉的审讯从粉碎“四人帮”前一直延续到粉碎“四人帮”后。
1976年11月18日那次审讯中,审讯员给了他一支笔、一沓纸,责令他把“万言黑文”的全文重新写出来。
王申酉的这封长信是他长期学习马列理论和思索社会问题的思想结晶。法庭虽没有把撕碎的剩余纸片给他,但凭着他的记忆,仅用五天时间,就把原意写得既清楚又完整,还把两万字的原信扩充到六万字。扩充后的信,经与原信核对没有意思的差错,他直接引征大量马列的话,和原意都无出入,许多句子甚至和原书完全一样,好像照抄而来。王申酉写的时候,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一天写一万多字,这是多么惊人的速度,多么良好的记忆和扎实的理论根底啊!
要了解王申酉深邃的思想,含冤的深重,及以“反革命”罪处死他的荒诞,认真读一下这六万字的“亲笔供词”太必要了。因篇幅有限,我在这里只能扼要地摘引一些内容。
王申酉在长信的一开始就写道:“在1970年正式阅读马列著作前,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看别人运用马列著作的词句,自己也在大字报中运用,总当工具一样看待,根本没有意识到它是一门科学。我看到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从这些著作中摘引他所需要的部分为宣传自己的观点和目的服务,像万应的灵丹妙方一样,但同时又什么用处也没有。只是在1970年11月去大丰我校的干校后,我被剥夺钻研自然科学的机会时,才开始真正阅读和钻研马列著作,慢慢产生了真正的兴趣,逐步发觉马克思主义确实是一门人类用来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惟一正确的科学。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指导,作为研究方法、立场,才能透彻地解释一切社会现象。”
接下来,王申酉以极其简练明快的笔触,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叙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发展和失败的过程。他写道:“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样一种历史性经济范畴,我们并不像资产阶级辩护士所鼓吹的那样,它是永恒的。但也不赞同一切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主观意见,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可以跳过它或者在它没有最充分地发挥它的历史作用之前抛弃它。”“我们所要做的是深入地研究和考察这种生产方式和固有规律和矛盾,尽可能充分发挥它的历史作用并减轻它的祸害,缩短它的寿命,限制它的一切破坏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
再接下去,他就谈到了对1949年以前中国历史的看法。从明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加快发展;从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他详细地回顾了满清王朝这具封建木乃伊怎样在抵触西方资产阶级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后发生解体的过程。他写道:“毛主席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武器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历史环境,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如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提出了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发动农民搞土地改革,推翻了地主阶级封建统治,这一切都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这是毛主席不可抹杀的历史功勋”。
接着,王申酉就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独到看法。他认为“五·七指示所描绘的社会蓝图,是一种‘理想世界’”,“消灭分工、消灭三大差别,那是要有物质基础的”。他还认为“要谈论生产,就要抓生产、交换和分配问题,而鞍钢宪法都没有提及,只提取消分工”。并鲜明地指出:“现在,无论什么人,在口头上都承认价值规律这样一条支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基本的规律仍在社会主义社会内起作用。价值规律起源于商品经济,只要社会主义以商品经济形式进行,价值规律就一定起作用。”“在社会主义生产中,利润仍应看作衡量企业经营成就的主要标识,物质刺激、奖金制度仍应看作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手段。”他提出疑问:“主席在三年国家经济困难后还说过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怎么现在又要取消了?”
王申酉批评林彪的唯心主义,他说:“从全部能阅读到的作品中来看,绝大多数是军事著作,除此以外,就是狂热的吹捧文章,对除军事以外的其他东西,大概全是一窍不通。他鼓吹的唯心主义道德教条,鼓吹唯心主义的精神作用,表明他的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是截然对立的。”
在长信的后半部分,王申酉严厉地抨击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怪现状。他列举他所获得的大量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农业、文教科技、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现状,接着指出:“我国越来越成为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在谈到“近两年来党内斗争状况”时,他指出:“这场斗争关系着我党我国今后的前途、八亿人民的命运、世界政治风云。”“到了十分激烈、致命的时刻,稍有一点热血的青年都应关心一下。如国家完蛋,党完蛋,个人还有什么指望?”
他赞扬周总理,说他“半个多世纪来兢兢业业地把自己高度的智慧,无穷的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在民主革命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为中国人民立下了光辉的功劳。但他人格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光明磊落,从来不想突出个人,全心全意地把全部力量扑在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上”。
他称赞邓小平,说他在“‘文革’初期遭受了极其严厉的批判,大多数是无端的污蔑和攻击,受尽了委屈。很少人能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消沉,不委靡不振。但他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利益,同样不计个人恩怨,以超人的气慨和极旺盛的精力站起来,短短一年就打开了局面……”
王申酉这封长信,全是打倒“四人帮”以前所形成的真知灼见。
这些精辟的见解,现在看来,也许有人会觉得并不稀奇。然而,在那现代迷信盛行的岁月里,在许多人的脑海尚被冰封的时候,在大批“极右”和提倡三个“正确对待”的时候,就把问题说得如此透彻,没有很高的马列主义水平,没有不顾身家性命的勇气,能办得到吗?!
五、平 反
● 经由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查,终于最后作出结论,认为王申酉是一个好青年,没有死于“四人帮”横行时期,而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被处决,是不幸事件。
王申酉进监狱不久,得知“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十分喜悦,满怀着不久就可释放的希望,向监狱提出了八点书面要求。在第三点中,他说道:“在‘四人帮’问题暴露前,我深信我即使有活着的机会,也决不会有再回到社会上的可能了。但‘四人帮’打倒后,我心中产生了希望。我确实从内心为这场斗争的胜利感到高兴,日夜兴奋得无法宁静,深切地拥护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继承毛主席遗志为人民立的大功,我深切地感到社会主义祖国前途光辉。每当我看到报上报道的社会主义祖国到处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时,心中无法平静,反反复复阅读,高兴。……我渴望还能有机会回到社会上去,……我一定一个人发挥两个人的力量,好好的为社会主义贡献我全部力量。”
但他的这一宏愿,终于在“两个凡是”的一声枪响中被化为泡影……
在我调查清楚了王申酉被冤杀的情况后,在市委书记夏征农同志以及副书记兼宣传部长陈沂同志支持下,按党章规定的党员可以越级向上陈述意见直到中央的权利,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写了要求给王申酉平反的报告,并附上判处王死刑的九条依据。
最高法院(大概是中纪委转送的)批回上海市法院复查处理。后来,我又向新任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同志和市委常委会报告,请求给予平反。后又经由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查,终于最后作出结论,认为王申酉是一个好青年,没有死于“四人帮”横行时期,而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被处决,是不幸事件。并责成中共上海市委做好王申酉同志的平反昭雪工作。
1981年4月3日,由市委书记钟民同志主持,夏征农等同志到会,在上海展览馆电影院召开了为王申酉平反昭雪的全市性大会。
我代表市委王申酉案件调查领导小组,报告了此冤案形成过程,并代表师范大学和师大党委,对王申酉同学的被冤杀表示沉痛的悼念,向王申酉同志的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普陀区法院宣布的判决书中说:
“现经查明,王申酉在‘文化革命’期间,因反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而遭到政治迫害。原判决认定王申酉自1971年以来散布反动言论,攻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并唆使其弟王解平进行反革命活动等,均是颠倒是非,与事实不符,应予否定。关于王申酉于1976年9月10日写给友人一封表达自己政治、理论见解的长信,其内容不存在所谓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制度的问题。据此,原审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处王申酉死刑立即执行,纯属冤案,应予平反。”
大会上,夏征农同志在代表市委的讲话中说:“王申酉是一个好学上进、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长期遭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可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两个凡是’观点的影响,因而在处理王申酉这类案件时采取了错误的指导方针,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加上审查不严,草率决定,严重违反政策,冤杀了王申酉同志,铸成了无可挽回的错误……”
王申酉,从他遭受迫害到冤杀,直至平反昭雪的全部过程,到此结束了。
王申酉冤狱的平反,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得到贯彻的一个胜利。■(全文完)
(原文19,000字,限于篇幅,本报发表时有删节)
【相关链接】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