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本站评论>应学俊:读读 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吧(阅读札记) | | 您好!今天是: | |
|
|
本站时政评论:
教育相关视频、图文:
![]() |
|
【阅读札记】 |
读读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吧(札记) |
· 应学俊 · |
应学俊摘编(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和《常识》原文) 本站修订发布:2019.01.18 (浏览数: 人次) |
【核心提示】人民网北京2015年9月25日电(记者:易潇、许心怡)原文:“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发表演讲时,提到了他阅读的数部美国经典。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及的美国经典包括《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海明威《老人与海》,以及一本基辛格博士近作《世界秩序》。演讲中,他提到的美国作家包括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等。” 笔者以为,我们应当像主席同志那样博览群书。既然国家最高领导人都读过托马斯·潘恩的《常识》,那国人是否也该耐下性子好好读一读? 什么是“常识”?——那就是人人都应当明白的最基本的事实和道理。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出版于1762年。14年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出版于1776年。窃以为,潘恩当多少会受到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影响。 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一般用作潘恩的“定语”;而“英国囚犯、美国精神领袖、法国革命者”这三个词,则足以概括潘恩的一生。美国全名“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名称也出自托马斯·潘恩。 笔者重读《常识》,适当摘录语段,与有兴趣的朋友分享、讨论…… 本页呈现的视频,也是我们了解《常识》产生的背景和全貌的一个不错的参考信息。 |
让我们先看一个10分钟的短视频—— |
|
1776年1月(240多年前),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出现了一本不足50页的小册子,署名为“一个英国人”。这本小册子一下席卷了北美大地,成为一部启蒙巨作,它名字叫《常识》。它大胆的向人们科普了被专制禁止的政治常识,这些“常识”如下:
【为什么要有政府?】
潘恩认为“社会”与“政府”是两回事,“社会源于我们的匮乏,而政府源于我们的邪恶。”我们之所以要过社会生活,之所以要融入社会,乃是因为个体力量的弱小,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让渡权利,结合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集中我们的友爱,促进我们的幸福。我们之所以要政府管理,是因为人群中总会有邪恶之徒,为了限制我们的邪恶,消极地促进我们的幸福,我们才需要政府。社会是每个人的庇护者,政府是恶人的惩罚者。也就是说,“政府就算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一件必要的恶,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就成为不可容忍的恶了。”所以说政府一般起源于人性之恶,是为了弥补道德的缺陷。
![]() |
托马斯·潘恩 和 他的《常识》 |
对于政府来说,公共安全是它的设计原则和目的所在,就像我们让渡一部分财产购买保险以保护余下财产一样,我们可以让渡政治权利给政府以捍卫我们的生存权利,两害相权取其轻。好的政府就是剥夺我们的政治权利较少又能保卫我们生存权利的政府,恶的政府就是剥夺我们的政治权利同时还剥夺生存权利的政府。
【“绝对的政府”是人性的耻辱】
潘恩有句话说得好,“绝对政府(Absolute governments)是人性的耻辱”。所谓的“绝对政府”就是指君主拥有绝对权力的专制政府。潘恩在英国政府上发现了它的矛盾,英国政府保留着绝对政府的残渣,又渗杂了一些共和主义的元素。
国王渴望着绝对权力,渴望建立绝对政府——而英国的宪法(当时)却赋予国王否决平民院提案的权力。“它先假定一些人比国王英明,继而又假定国王比这些人英明,真是荒谬至极!”这与“向人民群众学习”和“向国王看齐”、“跟紧国王的步伐”一样荒诞。“当然,君主政体的荒谬还不止于此,它赋予一个孤陋寡闻的人需要在英明决断时刻行动的权力,它把社会中所有人让渡出去的政治权利集中到一个世袭者的身上,让这头蠢猪去压榨平民。”潘恩批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民主不彻底,“虽然我们始终足够英明,能够关闭、封锁绝对君主的大门,但为什么我们又十分愚蠢,总是将钥匙放在国王伸手可得之处?“
最后,对于那些保守人士,那些喜好被奴役的人,潘恩讥笑道:“一个沉湎娼妓的男子是不配选择或者评判妻子的;同样,对腐败的政府体制的偏爱,使我们不能识别一个好的政体。”让那些嫖客尽情的嘲笑节制吧,他们获得是快感,最终酿成的却是性病。
【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 对公正施政的保障】如果移民区继续发展,就有必要扩大代表的名额,使移民区的各部分的利益都可以受到照顾,同时最好是把整个区域分成若干适当的部分,每一部分派出相应的人数,这样一来,当选人就永远不会独自关心一种与选举人毫不相干的利益,并且为了审慎起见,时常举行选举是适当的:通过这种方式,当选人有可能在几个月以后回去再同群众混杂在一起,他们就不敢自找苦吃,从而他们对于公众的忠实也就会有所保证。因为这种不时的互换,会同社会的每一部分建立共同的利害关系,各部分就会自然地互相支援,正是基于这一点(不是基于帝王的无意义的名号),才产生政府的力量和被统治者的幸福。
这便是政府的起源和兴起;也就是说,这是由于人们德行的软弱无力而有必要采用的治理世界的方式;由此也可看出政府的意图和目的,即自由与安全。
【为何君主专制政体难以长治久安】君主国家是决不会长期平安无事的,王座本身便是对国内不逞之徒的诱惑力量;经常伴随着王权的那种极度的骄傲和横暴,在有些事情上容易同外国闹成决裂,而在同样的情况下,一个共和政府由于以比较自然的原则为组织基础,却能克服那种错误。
【什么是“依法治国”?——让法律和人民成为“国王”】(本站注:在《常识》中,潘恩彻底批判了君主制和世袭制,但在君主制下生活了数百上千年的人,总是在想,北美独立,谁当“国王”呢?于是,潘恩说——)如果庄严地规定有一天要宣布宪章,希望我们甚至在世俗的德行方面也不要露出缺点来;让发表的宪章以神法和《圣经》为根据;让我们为宪章加冕,从而使世人知道我们是否赞成君主政体,知道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因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而且不应该有其他的情况。但为了预防以后发生滥用至高权威的流弊,那就不妨在典礼结束时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人民。
……组织我们自己的政府,乃是我们自然的权利。
笔者感悟:只有经过人民广泛讨论并绝大多数赞同的“法律”才是具有法定权威的,因为它确实反映了人民大多数的意志。温家宝总理曾说过的“法比天大”,也应该是以此为前提。
未经人民广泛讨论并绝大多数赞同的“法律”那只是代表少数人利益和意志的“霸王条款”——以这样的“法”治国,与君主专制并无本质不同。我们应戳穿打着“依法治国”旗号行专制独裁的伪装。
【宪法(宪章)应有的包容性】我觉得一个宪章可以被理解为人人必须参加的履行神圣义务的盟约,借以维护各个个别的部分在宗教、职业自由或财产方面的权利。牢固可靠的契约和公正合理的对待可以使友谊经久不变。
【“选民”与“代表”——民主的“技术”层面】以前我也曾提到过有建立广泛和平等的代表制的必要性;没有其他的政治问题比这更值得我们注意了。选民人数少和代表人数少,同样是危险的。但如果代表的人数不但是少,而且不平均,危险就更大。
权宜手段和正当行为是两回事。当北美的灾难需要会商解决的时候,由几个州议会的众议院为此目的而指派一些人出来,乃是最简便的或者可以说在当时是最适当的办法;他们在进行工作时所表现的智慧曾使这个大陆免于毁灭。可是,既然我们不可能永远没有一个“议会”,每一个对良好秩序抱有热烈愿望的人必须承认,选举议会议员的方式是值得考虑的。我要对研究人类的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一群人具有代议和选举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不是太大了?当我们为后代作打算时,我们应该记住,德行并不是遗传的。
笔者感悟:当我们一些人用那些实行民主制度但治理状况并不理想的国家为例,来兜底否定民主政治时,他们狡黠地绕过了“民主”的“技术层面”这一因素。正如:中国的瓷器很牛,可你做出的瓷器不好——这是该否定瓷器本身,还是该否定你的“技术”呢?■
笔者注:如果习主席读过的这本《常识》里有有害因素,那么,我们会看到他的批判和论述——然迄今为止,我们似乎没看到习主席批判过此书。如果有朋友看到领袖有批判此书的大作,欢迎提醒本站,本站亦将转载与此。 这里的摘录是很少的,无法摘引更多精彩论述。如果能耐住性子认真读读《常识》,我们便会增加很多“常识”,更能得其精髓。 |
2019年01月18日
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可浏览本文 |
![]() |
|
〖前一页〗 1〖后一页〗
【相关链接】 |
![]() |
|
|
||
(本站 2020-06-04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