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本站时评>应学俊:“应学俊、宋鲁郑之辩”水落石出(暂做一小结) (P.1.)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点击这里展开:浏览更多——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
· 旧文修订 · |
“应学俊、宋鲁郑之辩”水落石出 |
——为“应、宋论战”暂做一小结 |
应学俊 |
作者:应学俊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编撰发布 (本页浏览: 人次-续博联社访问量) |
【本站按】本文原写于2009年01月17日。原以为博联社系统更换,此文应该找不到了,没想到今天发现居然还在,只是排版乱了,故在这里更新重排,略作修订。 笔者与宋鲁郑素昧平生,皆因其公然、多次宣示“民主不适合中国”,才引起笔者与之理性PK,来来往往约有七八个回合——到这里,笔者认为已“水落石出”或“图穷匕见”,已很明朗和显然,无须再论辩什么了,宋氏也无以回应。故在此做一小结,暂告一段落。未曾想这一论战也引起关注,仅本文,在博联社这个不大的博客网站,已有3.7万以上的点击量,足见关注者并不很少,这就多少显得有点意义了。 最近看到宋氏出了本书《中国能赢》,“求是网”为之大肆宣传,可宋氏宣扬的还是他那些“国家至上主义”和“民主不适合中国”、“腐败是经济问题,而不是政治或曰制度问题”等等一类论调。故笔者想到,整理一下本文再发布一下,就显得并不多余了。 |
出于好意吧,不同意宋鲁郑先生观点的朋友,劝我不要与之论辩,说宋先生很会绕弯弯和转移话题。但笔者还是认真地与宋先生论辩了几个回合,目的自然不是为了击倒对方其人,笔者与宋先生素昧平生,应是对事不对人而已——是为了在冷静客观的论辩过程中宣示真理,明辨是非。而参与和关注这一讨论的朋友,自会在这样的论辩中更加强化自己对上述真理与谬误的肯定或否定,这是有益的。
由于笔者坚守逻辑同一律,所以在论辩中始终与宋先生走着一条不容绕弯弯和偷换论题的直胡同。
毕竟真理越辩越明。现在“应、宋之辩”虽不敢说已经接近“真理”,但的确已经水落石出、图穷匕现——这里的“匕”当然不是刺向人的,而是划开包裹在核心论点之外的大衣。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不会再绕着关键问题兜圈子了,论辩将直击靶心,绝不旁骛。这还不是大收获?本文稍稍对此做一小结。
而对此文,笔者也再未见宋鲁郑回应,这也就算是偃旗息鼓了。
一、水落石出:对于民主、平等、人权、自由,中共是真追求还是“大开支票”?
与宋鲁郑论辩的起因之一,就是宋鲁郑公开宣示“民主不适合中国”。
于是,笔者在《休言“民主不适合中国(一)》中,引用数段中共对“民主、自由、人权”这些普世价值肯定和追求的公开正式言论,这些言论来自中共现领导以及1940年代中共《新华日报》、毛泽东本人的阐述;而且中共革命之宗旨就是谋求人民的“解放”——何谓解放?不就是中共领导国人浴血奋斗几十年,数千万人头落地所追求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吗?不为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宋鲁郑敢说中共领导人民闹革命仅仅就是为了这个政治集团获取执政地位(即掌权)?故笔者以此奉劝宋先生休言“民主不适合中国”。
这,就使宋鲁郑先生进入了不同弯弯绕的直胡同,宋先生不得不正面回答。可喜的是,宋先生坦诚得相当可以,终于水落石出——
宋先生在《回应学俊先生<休言“民主不适合中国”(一)> 》一文中说:“应先生主要举中共在夺取政权前的声明做为依据,来论证民主也是中共的主张和追求,并进而得出民主适合中国的结论。……我的看法是,衡量和评判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或者一个人,不应该仅仅看他们怎样说,更要看他们怎么做。即“察其言,观其行”。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主要是蒋家父子对民主的挂羊头卖狗肉和叶公好龙的表现,略——笔者注)”宋先生紧接着说道:“关于中共历史上这一段公案,我的理解是,和现在西方民主国家中为了获得竞选成功,而大开支票类似。比如,有的政党许诺减税、提高福利,但执政后却是增加税收和减少福利。实质上是一样的。本人结论如下:论证民主是否适合中国,从中共历史上主张过民主做为理论依据是没有说服力的。相反我倒是认为应先生这种温和、理性和光明坦荡的交流方式更有力量。”
在这里,宋鲁郑已公然抹黑中共,认为中共1949年前向国人、世人宣示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和号召,与当下西方民主选举中,无聊政客为竞选获胜而向选民随意“许诺”类似,“实质上是一样的”,执政后并不打算真正兑现。1944年,毛泽东还向到延安的美国人说,每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士兵都应当成为民主的活广告。“他应当对他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谈论民主。美国官员应当对中国官员谈论民主。”照宋鲁郑的判断,这也是毛泽东在搞“权宜之计”或是假装的姿态?可这如何符合“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呢?
实话实说,笔者可不敢在网上如此“妄议”中共。宋鲁郑倒是坦率得出人意料——只是《红旗文稿》或宋的什么主子不知能否看到他的这番“宏论”?是否允许其如此“坦诚”?笔者怀疑恐怕宋氏要挨骂——谁叫你这么说的?君不见,当下“民主”已列入了中共推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按宋鲁郑的逻辑,国人似乎不要高兴太早,照样也可能是“开支票”而并不打算真正践行的。
以下是应、宋就这一问题在博客上的对话,除订正少数错别字,皆为原文:
访客:应学俊 | IP地址: 222.84.206.* | 2009/01/16, 06:59
很高兴宋先生能如此坦言中共大开民主“支票”——这可是对中国模式掌门人极其不利的啊。一个以大开支票为手段而获得人民支持的政党——这似乎与创造了辉煌发展业绩之“中国模式、北京模式”的中国共产党不大相符吧? 对此,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因为这太令人沮丧甚至恐怖了。
笔者对中共还是抱有希望的,笔者认为文革和文革前无民主可言,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民主进程缓慢曲折,但进步是无疑的,否则宋先生与本人连这样“大谈国事”的机会都不会有,更不用说网络上许多指名道姓批评政府政策和领导人的言论还可以通畅传播——这就是民主进程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希望。所以笔者不认为中共坚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大开支票”,只是非常小心谨慎而有点“两难”而已。——毕竟绝大多数人还是向往民主、自由、平等的,这是作为人的基本价值追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否则数千万先烈舍弃生命干啥?不过与宋先生探讨到此,基本各人的观点都阐述清楚了,很不错,很有效。至于孰是孰非,那由更多的人去判断了。我们也都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
宋鲁郑 | IP地址: 88.181.162.* | 2009/01/16, 10:46
呵呵,应先生,我这个观点过去就表达过多次,不是今天才表达出来的。我追求什么,很简单,国家利益。只要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至于被贴什么标签,并不重要。……在这里,我想问问一向比较关心此类问题的章文先生,FRANKK先生,台州倔老头先生,宪政先生,诸华丰先生,你们是认为中共只是当作口号而已,还是真的要追求民主?
宋鲁郑 | IP地址: 88.181.162.* | 2009/01/16, 12:14
另外,关于中共,我还有一个看法。共产党不是圣人集团,当然会有权宜之计,但不能据此认为共产党整个儿都是忽悠大众。历史已经证明,当它奉行本本主义的时候,就是失败的时候,与国情、时代和具体问题结合的时候,就是胜利的时候。对共产党不能绝对化,犹如对西式民主不能绝对化。
(笔者批注:不是“奉行本本主义”,而是践踏本来就缺乏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变成家长式、帝王式独裁统治,人民整天山呼万岁、万寿无疆。这是什么“本本主义”?应该说“民主、人权”遭到践踏的时候,就是失败的时候。稍稍让民主、人权回归一点,13亿人就井喷般爆发出创造力,使经济腾飞,这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大约宋鲁郑先生发现将中共与西方政客相提并论搞出“支票论”有点后悔了,赶快改用“权宜之计”,“不能认为共产党整个儿是忽悠大众”。但他并没有否定已经一言既出的“支票论”。宋鲁郑说“共产党不是圣人集团”,但也不应该是搞“权宜之计”“大开民主支票”忽悠大众的“小人集团”吧?)
讨论至此,就中共对“民主、自由、公平、人权”是真追求还是假追求的问题,应、宋的观点已很鲜明,可谓水落石出,毫不含糊。立此存照,无须再辩。
只怕中共官方也未必能同意宋先生的“支票论”。尤其是中国人民,如鲁迅所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灯下漫笔》)
中国人民不可能再会选择“不要人权,不要民主,不要自由,不要公平,只要专制独裁统治”;而中共也正在以农村直选村官、《物权法》等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签署了23项国际人权公约的实际行动,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虽然很缓慢和艰难。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上有了改善和进步,带来一系列政策的改变,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才会高涨,国家才有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虽然在民主方面问题仍然很多,有的已经非常严重和紧迫。
宋鲁郑如若不信,可试想,中国再回到文革中“八亿人民一个思想”的时代,再回到那个不小心喊错一句口号就可能判坐十几年牢的时代,再回到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而百姓要成天“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而毫无自由民主权利的时代,依然把农民牢牢地定死在乡村,所有国人没有迁徙、择业的自由,看看中国还能不能有发展?——就从宋鲁郑视为“至上”的国家发展来说,民主、自由是“不适合中国”还是远远不够?
所以还是那句话:宋鲁郑先生,休言“民主不适合中国”。至于是否几权分立,是否一朝搞直选最高领导,那是民主形式和阶段的不同选择,与民主本身固有价值不是同一概念。否定民主价值取向就是否定中共和中国革命,就是让中共背“忽悠民众”的黑锅。不要刚有人试谈几权分立问题就紧张万分,连忙诟病和否定民主,妄言“民主不适合中国”——提个醒:这是自己给自己挖论辩的逻辑陷坑,宋鲁郑在国外如此言说,算不算“讲好了中国故事”,恐怕是个大大的问号,宋氏最好先问问领导:“民主”列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是“权宜之计”或又在“开支票”?
(未完,点击这里:紧接下页)
【相关链接】 |
||
|
||
【延伸阅读】 |
![]() |
|
(本站 2008-12-08 发布 / 2017-03-25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