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本站时评>应学俊:驳宋鲁郑“贫穷才是腐败根源”(P.1.)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点击这里展开:浏览更多——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
驳宋鲁郑“贫穷才是腐败根源” |
——腐败的根源究竟何在? |
应学俊 |
作者:应学俊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编撰发布 (本页浏览: 人次) |
宋鲁郑先生在国内外一向鼓吹“中国模式”(即中国现存政治经济体制)世界领先,完美无瑕,最适合中国,也能为世界提供国家成功发展的经验和范式,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所以,几乎未见过宋氏鲁郑指出过中国当下制度的任何缺点、弊端;有时,在万般无奈下,宋氏才如毛氏大而化之不触及具体的象征性“检讨”一样,说世界上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可是具体缺点弊端是什么,从未听宋鲁郑说过。其实,指出国家制度层面的弊端,促其尽快改革完善,这是更爱国的表现。我们都知道从不批评某人、总是一味赞美,那是另一种杀人——“捧杀”。
那么如何解释举世皆知的中国官场严重腐败呢?且严重到执政党自己都承认关乎存亡的地步了。这难道不与“中国模式”中缺乏权力制衡和民主监督缺失的制度密切相关?但是,宋鲁郑不以为然,他有他的说道,他认为“腐败与制度基本无关,贫穷才是腐败根源”。
今天才看到中华网2015年4月13日以《宋鲁郑:腐败和制度基本无关 贫穷才是腐败根源》为题的报道,宋鲁郑说:“我们已经被灌输了一种观点:腐败是制度造成的。如果这个观点成立,世界上那么多西方模式的民主国家为什么远远比中国腐败?比如印度、俄罗斯、泰国、菲律宾、印尼,更不用说那些民主的非洲国家了。难道这都是民主制度造成的吗?”“后来我研究了一下发现,腐败和制度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它和什么有关系?是贫穷!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德国透明国际每年都发布一个全球廉洁排名。你看看这个排名就会发现,廉洁国家都是发达富裕国家,什么制度都有。新加坡全球排名第五,亚洲第一,香港是亚洲第二。卡塔尔也在全球前十,这可都不是民主制度。凡是腐败的国家,全都是贫穷国家,也是什么制度都有。所以我的结论:贫穷才是腐败的根源。”
笔者见过不少荒谬的观点,但如此荒谬可并不多见。所以就不得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了。
![]() |
宋鲁郑谬论在中华网的标题截图 |
一、宋鲁郑“贫穷才是腐败根源”荒谬绝伦
宋鲁郑说:凡是“廉洁国家都是发达富裕国家”,“凡是腐败的国家,全都是贫穷国家”——这似乎是宋氏“两个凡是”了。可是,这过于荒诞不经。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宋鲁郑“两个凡是”的潜台词——因为贫穷,人们便想富裕,所以一旦有了权,就会受贿贪污。而富裕国家的官员“不差钱”,自然贪污受贿就少。此说如果面对小学生,是可以“蒙”一把的。可宋鲁郑过于轻视国人的智商了,此说过于荒谬绝伦。
若对于一个只贪污受贿几千元或几万元的芝麻官来说,宋氏谬论也许勉强立论。可请问宋鲁郑,只受贿贪污几千元几万元的,在中国还算得上“贪官”吗?而真正算得上贪官的,又有哪一个是因为贫穷而贪的呢?因为贫穷而贪,犯得着贪到整箱整箱人民币发霉腐烂吗?因为贫穷而贪,犯得着购置几百套住房吗?再说,腐败的含义中还有腐化堕落的因素,“钱、权、色”相连,大凡贪官往往都包养情妇、二奶,最严重的多达几十、上百,得采用MBA方式编号管理,这简直类似皇上了——请问宋鲁郑,这也与“贫穷”有关吗?连贪官们自己都坦言,他们实在抵挡不住金钱美女的诱惑——这与“贫穷”有神马关系?所以,宋鲁郑“贫穷才是腐败的根源”极端荒谬,简直不值一驳。
若论“贫穷”,当属中国的中下层百姓,尤其底层百姓以及准贫困地区,这些人应当更想尽快富裕起来,可他们有条件贪吗?手中无权如何能贪?谁会给这些人“行贿”?
人非圣贤,要官员全凭所谓“道德操守”“革命觉悟”去面对送上门来大把的金钱、美女皆不为所动,实践证明此路不通,落马贪官自白中多有如是陈述——“我没有能抵挡得住金钱、美女的诱惑……”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权力是否在制度的笼子里,官员是否受到公民、社会、媒体广泛的监督才是关键。建立有效制约权力的制度,实现对官员和政府行为真实的全面监督尤其是媒体监督,是对官员的最大爱护。诚如是,官员稍有不慎,媒体便穷追猛打,人民检举贪官不会“被精神病”和“被寻衅滋事”,那些原本并不“贫穷”的官员能贪得了吗?新加坡、香港这方面的实例已经做了最好的证明。宋氏谬论真该歇菜去。
二、宋氏所举腐败超过中国的“民主国家”,恰与中国一样,同属制度性腐败
以偏概全、似是而非,是宋鲁郑论辩的惯用伎俩,或者“混杂部分真相的说谎比直接说谎更有效”(戈培尔语)。
我们都知道,在被称为同一名称社会制度的国家中(不论“社会主义制度”或“民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其制度的具体设计其实各有不同,它们有共性,但又各具个性,有的差别甚大。这是常识。正如中朝越古老都称“社会主义国家”,它们虽有共性,但具体制度设计的差别太大了。我们岂能用一两个国家某些方面的例子来概括和指称整个“社会主义制度”?
同理:同样叫做“民主国家”,但在制度设计层面和运作的历史时间来讲,仍然有民主程度的不同、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不同,故也有优质民主和劣质民主之分,还有民主的婴幼儿期和成熟期之分。民主制度建设刚起步不久或刚进入正轨不久的国家,又岂能与老牌成熟、运行稳定的民主国家相提并论、同日而语?我们能用几个国家的某些情况指代所有此类国家、此类制度吗?
大而化之不行,对具体情况必须具体分析——
在宋鲁郑提及的那些所谓腐败程度超过中国的“民主国家”中,姑且不论印度官员廉洁排名2015年已经跃升到中国之前,就说红色专制历史厚重的俄罗斯,军人干政常常左右国家政治的泰国,曾经经历过臭名昭著的马科斯总统连任独裁统治的菲律宾(至1987年才出台第一部稍微有点民主制度特征的《宪法》,比中国改革开放还晚近10年),而印尼第二任总统苏哈托曾以各种手段连续执政32年(1967-1998),直到2004年才举行历史上首次总统直选……在如此漫长的岁月,能在这个国家方方面面种下多少独裁专制的基因?
上述国家到目前,虽具备了民主国家制度特征的基本要素,但能算得上宋鲁郑在视频中所说的“响当当”吗?
(未完,紧接下页)
【相关链接】 |
||
【延伸阅读】 |
![]() |
|
(本站 2016-12-30 发布 / 2017-02-15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