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本站评论>应学俊:张维为演讲的“套路”(二)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输入关键词,精准搜索本站 | |
张维为演讲的“套路”(二)
· 应学俊 · |
作者:应学俊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编辑发布 (本页浏览-续博客点击数: 人次) |
【提纲】 |
笔者在《张维为演讲的套路(一)》中,概括了张维为的演讲《中国人,你要自信》,不外乎用了“片面、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似是而非、不讲逻辑”——有时只说硬币的正面而绝不涉及反面,有时专说硬币的反面而绝不涉及正面”这样形而上学的套路,一切根据自己的需要取其所需,而不是依据全部事实和事物的主流、本质。如此而已。这里再举几例以说明。
一、关于在美国某镇夜里“不敢出门”
张维为专门给我们看美国这枚硬币的“背面”,于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可怕的图景,张维为说:在美国的纽瓦克这个镇,夜晚是不敢出门的……美国其实是由三个世界组成: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如果你不幸地坠入美国的第三世界,对不起,我估计你的寿命和非洲人差不多,五十来岁。
呵呵,在张维为的描述下,美国真的很恐怖啊!可是,其实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张维为这段话说了等于没说。
“夜晚不敢出门”这也值得一说?何况,美国每个地方都是这样吗?中国的所有城镇都是“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吗?中国这枚“硬币的背面”又如何呢?即便在中国中上等城市,我们难道不常常嘱咐家人——尤其是女性,夜晚不要单独出门或不要去人迹较少的地方吗?青天白日下“飞车抢夺”或其它犯罪不是经常发生在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吗?中国的电信诈骗还要多普遍?春运期间即便大城市火车站里盗抢等刑事案件少见吗?为何连CCTV都在新闻联播这样重要的“正能量”节目中连续曝光并提醒旅客自我防护?我们难道不常常叮嘱家人外出时警惕突发的爆恐袭击或公交车被纵火?
张维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片面描绘恐怖画面忽悠大众,这有意思吗?难道真把中国的受众都当小学生?
如果像张维为这样尽拣阴暗面描绘恐怖画面,难道不是任何国家都会有?——中国的“丐帮社会”和黑社会内幕拍成电影恐怕也是很吓人的“大片”吧?张维为如果也“不幸坠入”这样黑色的“第三世界”,难道不也照样凶多吉少?美国有校园枪击案,中国也有校园菜刀砍杀案;美国有恐袭事件,中国也屡有暴恐发生或不亚于暴恐如天津码头大爆炸等一类事件发生,这又如何解释?
我们真不知道张维为教导国人“你要自信”,为何尽整些没用的东西糊弄人?
二、关于美国是由“三个世界组成”
因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还很缥缈,人和人的能力不同,贫富差距总是存在的。连老马、老恩也论述这是“社会主义阶段”无法避免的。张维为说“美国其实是由三个世界组成”——我们可以说,包括中国在内,任何国家都可以被说成是由富裕、中等、贫困“三个世界”组成的,这有何稀奇、值得一说吗?中国社会何尝不是由富裕、中等、贫困“三个世界组成”?张维为就不是和近10亿中国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的,这还有问题吗?
张维为假设莫须有的“如果你不幸地坠入美国的第三世界”,这是很搞笑的——一个能花一两百万人民币合法移民美国的人,怎么会“不幸坠入”美国的最底层?既然张维为能做如此莫须有的假设,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假设张维为“不幸坠入”中国的“第三世界”——穷山恶水的贫困山区,或者直接“坠入”因极端贫困而全家自杀、它杀而灭门的杨改兰所在甘肃某村,如果张维为像杨改兰那样没啥文化,难道不也照样吃了上顿没下顿?寿命能有几何,恐怕也是个问题吧?不知还有什么比中国如此“第三世界”更悲惨的悲剧了。——张维为做如此不可能存在的假设,除了为自己的忽悠性演讲一时造势蒙蔽个别没头脑的人,还有何意义?
与中国存在多种问题和弊端一样,发达国家当然并非一概美好,任何国家都有阴暗面,中国也不会例外。可我们知道的倒是,特朗普在移民政策修订上,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人硬是为享受美国的福利保障而移民的,有些简直是投机行为,这也是中国一部分移民的动因之一。不知张维为如何解释?
其实何止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的福利也是惠及所有国民的,笔者身边就有家人在美国、加拿大定居的朋友,亲历亲闻时时知晓,那里的医保、低保对国民(包括正式合法移民)是一视同仁的。我们甚至认为那倒更像我们这里曾经宣传过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现在移民的很多,信息也通畅——其实美国的福利在发达国家中不算最好的。但看看这篇《华人自述美国福利制度:好待遇养“懒人”》吧,(还有:点击这篇)。我们但愿这些不是“谣言”,否则作者该涉“寻衅滋事”了。
张维为快别信口开河片面渲染了,如此片面“讲中国故事”,只能毁了自己的学术信誉和珍贵的人格。
三、关于中美家庭净资产的比较
除了一小部分富裕阶层,中国因为推行住房私有化以后,买断产权时国家有所让利,许多人确实有了属于个人的房产,这使中国家庭的“净资产”似乎增加了不少。也有些有钱人是将买房作为投资炒作手段的,这也是事实。但即便这样的城镇群体,自然还不能包括八九亿农民(绝对大多数)。而即便许多城镇人,当把属于自己的房子让给子女成家后,自己的“净资产”就几乎归零了;更不用说还有大量年轻的“房奴、车奴”,他们的“净资产”“获得感”并没有张维为想像那么乐观。这也是实情吧。所以,张维为下面的话只能是就中国的“富裕阶层”而言,绝大多数国民并非如此。张从书本到书本,是不大考虑“接地气”的——
张维为说:美国的家庭净资产“中位水平”是7.73万美元,这个水平和中国今天的家庭净资产,差别已经不是很大了。而在中国的发达板块——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和美国人口一样多的三亿多人的发达板块,坦率讲47万人民币(7.73万美元)的资产,属于弱势群体了,恐怕是需要政府提供帮助的人群。(笔者不得不说,张维为最后这句话实在有点“矫情”——有“净资产”47万元的家庭属于需要政府帮助的“弱势群体”?政府扶贫还在“攻坚”呢,何尝帮助过这类家庭?而另有报道说,中国的中产阶层实际只有二亿多,而不是三亿多,还有十一亿多国人离“中产”还远着呢,这可是3个多美国的人口!)
张维为说到家庭净资产——中美“差别已经不是很大”以后,心里还是有点发虚,所以立刻转到中国“光鲜”的一面“中国的发达版块”,可他所出示的图却漏了陷——
列美国数据是“美国家庭”,即包括城乡全部在内;而列中国数据就变成了“中国城镇家庭”——为何如此?倘若把中国数据的“城镇”二字去掉,那会是怎样的结果?这样统计过于忽悠了吧?
而另有报告表明,中国家庭“净资产”70%是房产估值(美国只有30%),所以导致市场购买力还是疲软,资金流动性不大,并不利于刺激生产。有报告称:“我们的家庭人口多,人口基数比较大,所以全国所有家庭资产加起来超过了美国全国所有家庭加起来资产的总额,但是人均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另外,中国家庭总资产中金融资产只有5%,而美国是38%”——笔者以为,这样看待中美“家庭净资产”才是看到了硬币的两面吧。
中国人本来并不缺自信,也当进一步增强自信——相信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比其它国家和民族差。而张维为拿一些不着调的、似是而非的东西出来片面描画渲染,有的简直是莫须有的危言耸听,是要我们“信”什么呢?是要我们相信中国一切很美好,比美国、英国等等发达国家都好,不需要进一步革除弊端、深化改革,就按什么“一国四方”的路走下去就行了,是吗?
为“中国模式”唱唱赞歌也可以,但张维为唱得够多了,而且已经唱走调了,再唱多一些,真的难避“唱衰中国”之嫌了。该到中国的“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下端认真做点切实的调研,或者就到类似杨改兰所在甘肃那样的村庄去,听听那里老百姓的诉求和心声,写点文章,专门谈谈中国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和瓶颈并提出改革的设想、建议,好吗?那样,再“讲中国故事”也会更“接地气”一些,才不会走调。
硬币总是有两面的,唱完颂歌,该触及触及“硬币的背面”了,这才是真正爱自己祖国的表现。 (未完,待续)
【下一篇】张维为演讲的套路(三) 1、关于“人均寿命” 2、关于“中国最富的人不能左右中共中央政治局……” |
【相关链接】
〖前一页〗 1〖后一页〗
![]() |
||
(本站 2017-03-03 编辑转发 / 2020-05-12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