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教育理论>一个很可取的教学科研视角: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评价”研究(转载)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课改实践探讨:
点击图片,到本专辑目录: |
![]() |
点击:到“教育理论”栏目… |
一个很可取的研究视角 |
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评价”研究 |
· 浙江鄞县钟公庙镇中心小学 · |
撰稿:浙江鄞县钟公庙镇中心小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站 编辑转载 |
【本站按】 现在,当老师的都明白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建构新知”是认知和教学的规律。但不论公开课还是观摩课抑或“常态课”,观摩的老师,教研员或管理者,大多还是更关注着课堂上的老师,对执教老师的评价占据着教学评价的主要位置。即便某些“名师”的借班上课的公开教学,人们研究和评价的焦点还是在老师身上。我们几乎很少见到从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的评价的角度来评价老师的“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哪里去了? 在这篇文章中,一所乡镇小学的老师们,把目光投向了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视的方向——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这样的评价视角是相对更科学的,是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的——因为只有学生能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探究过程的教学,只有那些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表现出跃跃欲试、津津有味、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如此“状态”的教学,才可能是优质课;如此“状态”中的学生才称得上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 尽管本文介绍的评价方案尚存有待完善之处,但其研究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是值得借鉴的。 |
素质教育已向纵深推进,但因受“应试教育”影响,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一些弊端。1998年9月起,我校从研究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剖析有悖于素质教育精神的课堂教学行为出发,对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收到较大实效。目前。我们又着手对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一、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
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关键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从“评教”为主转移到“评学”为主。因为作为人文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语言文字的交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本,必须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我们响亮地提出: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全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尤其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有效。长期的教研活动实践证明,要走出沿袭已久的以评价教师教学目标、过程、方法、语言、板书、教态为主的课堂教学评价误区,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进一步拓宽课堂教学评价的视野,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不论是评价者还是上课教师都应在课堂观察中把学生的学习状态看作共同关注的焦点。因为任何学习都正在不断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中推进的,任何教学效果也都是在这种交互调控、交互促动的“推进”过程中实现的。
二、制订课堂学习状态评价表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系统观察并仔细分析了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种种学习表现和精神状态,并把它分为六个方面,并制订了相应的《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状态评价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发挥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方面收到了较大的实效。
表格结构如下:
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状态"评价表
日期 班极 科目 课题:
执教教师 评课老师 量化评价总得分:
评 价 |
权 |
评 价 指 标 |
评 价 等 级 |
实 得 分 |
||
A |
B |
C |
||||
参 |
15 |
1.教师讲解或演示时目光能注视老师。 |
7-6 |
5-4 |
3-1 |
|
2.听讲、练习或操作时神情专注。 |
8-6 | 5-4 | 3-1 | |||
20 |
3、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没有开小差现象。 |
7-5 | 4-3 | 2-1 | ||
4、约有50%以上学生能在小组学习或答问时积极发表见解。 |
6-5 | 4-3 | 2-1 | |||
5、学生独立阅读思考、作业练习、操作活动等有效学习的时间占课堂教学的70%。 |
7-5 | 4-3 | 2-1 | |||
交往 |
15 |
1.学生与老师交流语言得,彬彬有礼。 |
8-6 | 5-4 | 3-1 | |
2.同学间能开展友好的合作。 |
7-6 | 5-4 | 3-1 | |||
思 |
20 |
1.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去解释、表述所学知识。 | 7-5 | 4-3 | 2-1 | |
2.学生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能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 7-5 | 4-3 | 2-1 | |||
3.学生的回答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 | 6-5 | 4-3 | 2-1 | |||
情 |
15 |
1.学生在学习中伴有点头、微笑、眉头紧锁、跃跃欲试等行为或神情,显得既紧张又轻松 | 8-6 | 5-4 | 3-1 | |
2.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能自我调控好学习情绪,能随着教学进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如由争论转入聆听,由激动转向静思。 | 7-6 | 5-4 | 3-1 | |||
生成 |
15 |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满足、成功与喜悦等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 8-6 | 5-4 | 3-1 | |
2.学生能总结当堂学习所得,或提出深层次的问题。 | 7-6 | 5-4 | 3-1 | |||
总评、建议 |
我们把这六个方面的状态作为评价内容,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
——注意的心向,是学习者的一种使他倾全力于学习的内部状态。学生是否集中和维持这种心向贯穿于整堂语文课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保持良好注意状态的学生,总能认真专注、自始至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在积极的参与下进行并达成的,参与面的广度和参与的机会出现的频度决定了参与是否充分、积极、有效。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在学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有些学生会产生自私、冷漠、厌学心理,变得不想合作也不愿合作,而学习的无助感或过分的保守会加深学困生的学业失败或优秀生的内心封闭。要扭转这些现象唯有强化学生间相互交往与合作。置于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之下的良好交往合作的状态也是观察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征。
——学生思维的火花往往闪现在质疑、答问、讨论或练习之中,而独创性见解的表达或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往往能推波助澜,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这种活跃的思维状态的产生,需要师生长期默契的配合,尤其需要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
——良好的学习情绪状态,是产生学习紧张感、愉悦感的内在因素,也是推进学习进程的不竭动力。学生阅读时喜形于色、凝神沉思等不断变化适时转换的外显化情绪反应,是他们自我调控学习情绪能力有力而自然的外在表现。
——生成状态是学生在一堂课中一切学习成效和情感体验的总和。因此,它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效果的重要指征,也是衡量语文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伴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实践运用或学习小结时表现为当堂掌握了某些知识技能,丰富了情感世界,陶冶了思想情操,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主体参与意识,感到收获匪浅。那便是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良好的生成状态的体现。
三、语文课堂学习状态评价方法
以上六个方面状态的评价,除了参与状态评价要运用计时法外,其它状态的评价主要是运用观察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情况。贯穿我们几年的观察与实践证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好的学习状态就会有好的发展,并会通过学业成绩、个性特长等各方面表现出来。虽然以上六个方面状态涵盖不了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全部状态,但至少可以说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几个主要状态。如何来衡量、评价这几个状态呢?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表情行为及信息反馈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模糊分析判断。
评价注意状态时,我们可以看学生的目光是否追随教师的一举一动;也可以看学生的回答是否针对所问;也可以看学生的听讲、作业是否全神贯注等。(本站注:还应包括朗读、默读时的状态——因为是语文课)
评价参与状态时,我们可看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参与学习;也可以看学生是否踊跃举手发言,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也可以看学生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自觉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的操练;还可以看有没有一些学生还参与教,比如在小组学习讨论时给予别人指点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评价交往状态时,我们可以看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友好的合作;也可看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时是否语言得体,彬彬有礼;也可以看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等。
评价思维状态时,我们可以看学生的语言是合流畅,是否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说明、表达所学知识;可以看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争论,呈现出“唇枪舌战”的场面;还可以看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
评价情绪状态时,我们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如表情呆滞,则说明听课走神:如眉头紧锁,则表明疑窦丛生;如点头微笑,则表明理解接受。在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时,还可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如眉目舒展,则表明他认同别人的观点;如摇头否定,则表明他有异议;如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则表明他还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也可以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比如学生能从激烈的争论一下子转入到专注的聆听,能从会心的“哄堂大笑”一下子转入到恍然无声的静心思考,这就表明学生进入了一种自发并能自控的良好情绪状态之中。
评价生成状态时,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力投入学习,并从中伴有满足、成功、喜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也可以看学生能否总结当堂学习所得,或提出深层次的问题。
当然,学生评价课堂学习状态的观察、评价只是我们评价一堂语文课的其中一个视角。平时,我们在开展语文教研活动评价语文课时还辅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教表》(他评用)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评表》两个表格,三个表综合评价后再填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综合评价反馈卡》反馈给上课教师参考。
我们制订《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状态评价表》用于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意在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提高,帮助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状态上找一些原因。另一方面,藉此也可以让上课老师找找自己在教学设计、课堂调控等方面的不足。如果学生在为数较多的语文课的课堂学习状态总不甚理想,那么我们就要从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上查找根源了。□
〖上一页〗 1〖下一页〗
返 回:解读《纲要》选载 · 目录页
【延伸阅读】 |
![]() |
|
(本站 2004-05-12 编辑发布 / 2016-07-19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