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重读历史>文革研究>谢泳:1949-1976年间中国知识分子及其它阶层的自杀问题 P.8.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著名学者:谢 泳 | |
![]() |
|
![]() |
【地方“文革”大事记】 |
![]() |
|
“文革”中的毛泽东与江青 | |
![]() |
|
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与江青 | |
![]() |
|
1959年庐山上的毛泽东与江青 | |
【历史实证研究】 |
![]() |
作者:谢 泳 |
作者:谢 泳 来源:爱思想网站(2010-03-04发布该网站) (本页浏览: 人次) |
(点击这里:承上页) |
3、“文革”期间的情况(续前页)
肖光琰,留美博士,“十年浩劫中,他一家三口终于被迫相继自杀身亡。”
1950年11月,肖光琰向他久居的美国告别,回到了中国。但在他回国不到9个月的时候,“思想改造”运动开始了。他被列为重点批判对象。当人们以严肃的目光追问他回国的动机是什么时,他茫然了。是什么呢?难道他回国前后的所作所为还不能说明他回国是想来做什么吗?由于事态突然,思绪很乱,他只能呆呆地忍受了思想反动、有卖国思想,带回资料是为了向上爬,十足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他伤心极了,只能向亲人倾诉:“我爱党,冒险回国,谁知党不爱我,把我关在门外……对新中国,我有‘失恋’的感觉,感到生活失去了重心和平衡。我感到前途悲观。”从此他患了严重的失眠症,长期不能工作。82
小说《敌后武工队》的作者冯志,1967年上吊自杀。
“终于,在1966年的一天,不堪受辱的平妮母亲,丁晓,在一次公开的批斗会结束后,回到家中,割腕自尽,……平妮母亲的自尽,只是‘文革’中千万个‘自绝于人民’的惨剧之一。”81
1968年2月天津市委副书记王亢之自杀。
熊十力1968年5月24日自杀。
高仰云,南开大学党委书记,1966年跳河自杀。
哲学家李达,1966年8月24日自杀。
电影剧作家海默,1967年自杀。
电影艺术家应云卫,1967年1月26日自杀。
复旦大学教授周予同,“文革”中自杀。
华东师大教授姚启钧,1966年8月4日自杀。
电影演员舒绣文,1968年在监狱中自杀。
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绍宏,1966年8月自杀。
物理学家赵九章,1967年自杀。【本站注:点击浏览本站札记:《姚桐斌、赵九章因“无可厚非”的文革而死》(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之父”;姚桐斌:中国航天材料专家)】
作家孔厥,1966年在北京陶然亭自杀。
著名演员赵慧深,1967年12月自杀。
徐冰,中共统战部长,1968年自杀。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颜毓蘅、杨佩铭;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绂、罗绮夫妇;武汉大学教授逢彬,都是在反右和文革前后自杀的。83
二、分析与评价
在已收集到的1949-1976年间的自杀者中,以知识分子自杀者最引人注意。
由于资料的来源比较分散,我在此基础上选择部分知名知识分子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分析,这些名单与上面提供的自杀名单原则上不重复,但在具体分析时,可能结合不在这个名单中的情况。
![]() |
---|
![]() |
![]() |
![]() |
![]() |
爱米尔•杜尔凯姆(Emile Durkheim)曾对自杀现象做过系统的研究,他从对宗教活动、婚姻家庭以及政治、民族群体的研究中,将自杀的类型分为三种,即:利己型(egoistic),这种类型自杀的根源在于个人没有同社会融为一体;第二种为利他型自杀(altruistic),即自杀者出于高尚的信念,如为宗教信仰或义无反顾的政治忠诚而贡献自己的生命;第三种为动乱型自杀(anomic),它的产生是由于个人缺乏社会约束的调节,个人需求和欲望的实现受到了社会的制约。
杜尔凯姆将自杀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因素的思路,给人们很大的启发,他认为自杀与社会环境有关,正是从自杀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才能找到某个人自杀的根源和背景。
(未完:接下页)
【相关链接】
![]() |
||
(本站 2010-11-23 编辑转发 / 2018-01-07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