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重读历史/历史钩沉>新中国文坛第一大冤案——“胡风反革命集团”案 (P.3.)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 |
|
★ 本站时政评论目录
点击:到历史钩沉栏目…
![]() |
(中国文坛网 / 2004-09-13) |
来源:中国文坛网(2004-09-13) 作者:文坛采编 责任编辑:文坛总编 本站编辑转载 |
(点击这里:承上页) |
|
● 毛泽东昭示了胡风等人最终的命运
正当胡风惶恐不安的时候,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了有关指示,昭示了胡风等人最终的命运。继《武训传》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再次领导了批判胡风的运动。
在胡风的《我的自我批判》中,尽管真心诚意地自责,但显然不能获得毛泽东的通过。
现在,胡风的问题,已不在于他检讨的怎么样了,通过批判《文艺报》、批胡适思想,已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学术界的权威地位。与之相左的思想,在当时不可能有其藏身之地了。
阶级斗争扩大化,使毛泽东对胡风的《我的自我批判》作了不适当的批示:“对胡风这样的资产阶级唯心、反人民、反党的思想,绝不能让他在‘小资产阶级观点’掩盖下逃跑,而应予以彻底地批判。”
《文艺报》又将两期合刊出版。1955 年1月30日,新出版的《文艺报》1、2 号合刊,对胡风的批判正式揭开了帷幕。批判胡风,给姚文元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良机,在今后的几个月中,他成为最为活跃的批判者之一,从此,他平步青云。(参见本站《三叹姚文元》)
《文艺报》同时开始连载路翎的申辩长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自然,仅仅作为供批判的反面教材。《文艺报》还破天荒免费随刊物送一册《胡风对文艺问题意见》,即去年7月呈送毛泽东的三十万言书。
从这期后的《文艺报》,批判火力从胡适转到胡风身上。与此同时,《人民日报》也开始发表批判文章。第一篇批判文章是周姬昌的《胡风先生的立场是什么?》。
● 集中火力批判胡风
2 月5日和7日,中国作协主席团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展开对胡风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从此,一场全国规模的胡风思想批判全面铺开。胡风在全国各地朋友们纷纷表态,或真诚忏悔,或听从胡风的劝告积极表态以保全自己,安然过关。然而胡风自己已无法回避和“过关”了。
3月6日,王元化在上海《解放日报》发表《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3月9日,彭柏山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论胡风创作思想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3月15日,绿原在新出版的《文艺报》上发表《我对胡风错误思想的几点认识》。
3月29日,《人民日报》王元化的这两篇文章,改题为《“潮流派”小集团的鬼影》。
4月15日,鲁藜在新出版的《文艺报》上发表《唯心论魔术师》。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拿起了笔。上海的贾植芳虽不情愿,但还是写了应付性的批判文章寄给《人民日报》,结果认为写得太简单被退回。他又改寄《文艺月刊》。4月6日,曾华鹏在《解放日报》发表《揭开胡风“写真实”的外衣》。
【本站附视频】漫画家丁聪谈当年批胡风 (点击播放按钮)—— |
Loading the player...
|
历时几个月的批判,调子越来越高。
4月1日,郭沫若在《人民日报》发表《反社会主义的胡风纲领》,将在思想界巨型的批判,扩展到政治范畴。郭沫若的文章主要批判胡风在“三十万言”中提到的“五把刀子”问题。
● “胡风反革命集团”
1955 年4月,多事之秋。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遭台湾特务破坏失事,前往印尼参加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越南代表团工作人员以及中外记者11人全部身亡。
这一恐怖事件激怒了人们,各地人民纷纷集会,抗议台湾特务的阴谋活动。
然而这一突发事件,竟被拼凑起来渲染出一个月后为“反革命集团”的胡风和朋友们的社会背景。于是人们对蒋介石特务的仇恨,便倾泻在被说成是“特务”、“反革命分子”的胡风等人身上。
此时,舒芜也忙碌起来。4 月13 日,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胡风文艺思想反党反人民的实质》。还对前来约稿的《人民日报》的一位编辑,拿出胡风 1940 年代给他的信。很快,舒芜整理出的信件与胡风的检讨,呈送给毛泽东审阅。
于是,胡风等人被定为“反革命集团”。
形势骤然发生了巨变,就连周扬等人也毫无思想准备。
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5 月初,由中宣部和公安部组成胡风一案专案组,主要负责文字材料的五人小组:林默涵、刘白羽、袁水拍、郭小川、张光年。
专案组搬进公安部工作。
公安部的人员开始集中在全国各地调查胡风等人的历史情况,以证明他们的反革命历史。同时,中宣部人员还向各地发出通知,收集有关信件,准备继舒芜的材料之后,再推出新证明。
1955 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公布了《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接着又相继公布第二批、第三批材料,成为胡风问题的性质起根本变化的标志。
第二批材料分为三个部分:
一、胡风对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导、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界的污蔑和攻击;
二、胡风如何扩大以他为首的反动集团的组织、建立活动据点、派遣他的集团分子打进中共党内进行偷窃文件、探听情况等反革命活动;
第三、胡风如何指挥他的反革命集团向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文艺战线发动猖狂进攻,并在进攻失败以后,如何布置退却,掩护自己,以待时机。
这批材料除分类标题和注解以外,还加了四大段《人民日报》编者按。其中一段说:
“(胡风这批人)过去说是‘小集团’,不对了,他们的人很不少。过去说是一批单纯文化人,不对了,他们的人钻进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部门里,过去说他们好像是一批明火执杖的革命党,不对了,他们的人大都有严重的问题的。他们的基本队伍,或是帝国主义国民党特务,或是托洛茨基分子,或是反动军官,或是共产党的叛徒,由这些人做骨干组成了一个暗藏在革命阵营内的反革命派别,一个地下的独立王国。这个反革命派别的地下王国,是以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恢复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当任务的。”
后来我们知道,第二、第三批材料中的一些“编者按”是毛泽东亲自写的。
6 月15 日,《人民日报》将三批材料汇编成册,并将第一、二批材料中的“反党集团”字样一律改为“反革命集团”,并由毛泽东亲写《序言》,当时这本书印了 7,629,000 册。
于是开展了一场“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和一场全国规模的“肃反”运动。对于胡风,从文艺思想的批判转化为对敌斗争的政治运动。
《人民日报》从 5 月18日开始到 7 月初,每天都以半版或一版的篇幅发表“揭露”和批判文章。几乎所有的文艺界人士,还有解放军战士、工人、工商界人士、大学生、医生都联名写了声讨信。
《人民日报》的专栏标题,先是“提高警惕,揭露胡风”,后改为“揭露和谴责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罪行”,进而改为“坚决彻底粉碎胡风反革命集团”,最后改为“坚决肃清胡风集团的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
文章标题有:《这是个革命同反革命的斗争》、《不是作家,是阴谋家》、《胡风是最阴险的阶级敌人》、《胡风——反革命的灰色蛇》、《披着人皮的豺狼》、《胡风,你的主子是谁?》、《胡风是蒋介石的忠臣肖子》、《胡风是人民的死敌》、《我们决不能容忍》、《讨伐胡风》、《严惩胡风》等。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所有报刊一齐声讨,暴风雨终于来临了。
● 胡风等一大批人被逮捕
5 月初,胡风坐在家中,等待灾难的降临。
到这时,胡风仍然相信,这是越来越猛的思想批判,至于拿信件做证据将他置于政治运动中,他却毫无思想准备。随着一声霹雳,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使胡风和朋友们目瞪口呆,即使一直在进行对胡风批判的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一切。
5 月18日,《人民日报》3 版开始以“提高警惕、揭露胡风”为通栏标题发表全国各界著名人士的文章。同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并不引人注目的动态性消息:
“新华社18日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5月18日举行第16次会议。会议通过决议,准备在7月间召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并决定通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月20日以前,抽出时间到原选举单位的地区、原籍或其他地区进行视察。会议还决定了其他事项。”
决定了胡风等人的最终命运,正是上面最后一句极为寻常的“会议还决定了其他事项”,这就是批准将“胡风反党集团”的骨干分子逮捕收审。
在北京逮捕的有:胡风、梅志、路翎、牛汉、徐放、绿原、谢韬、刘雪苇、杜谷……
在天津逮捕的有:阿垅、鲁藜、卢甸……
在上海逮捕的有:贾植芳、任敏、张中晓、耿庸、何满子、罗洛、王元化、彭柏山、李正廉、顾征南、许恩华、罗飞、张禹、梅林、满涛……
南京被捕的有:化铁、欧阳庄……
杭州被捕的有:方然……
湖南被捕的有:彭燕郊……
签署逮捕令的是当时的公安部长罗瑞卿。
5 月13日报上出现的“胡风反党集团”几个字,让胡风大吃一惊,非常之意外。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怎么是反党呢?更谈不上什么“反党集团”。
13 日这天夜晚,谢韬与妻子卢玉来看望胡风夫妇。之后的几天,还平静如常。
胡风的夫人梅志后来回忆道:
“第一批材料公布后,我们感到事情严重了,但没有想到会抓人。5月16日那天下午,我们正在吃饭。那时大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女儿也在中学住读,只有8岁的小儿子晓山、我的母亲,和我们一块吃饭。饭还没吃完,刘白羽和几个人来了。胡风见是作协领导,非常高兴,便招呼里屋去坐。晓山以为来了客人,赶快放下碗,走开了。他走到门外,看到外面站着不少人,还有车。
胡风和他们在屋里单独谈话,什么内容我不知道。
我坐在客厅里,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过了一个多小时,来了一个陌生的女人和我谈话,无非是说反党的问题。
随后,抄家开始了。进来了一群人,把书柜上的书翻了个遍。
我和胡风一直被隔开,在这期间,两人没有见面。他的饭还没有吃完,也没有再吃。对,他们抄家时,还向我掏出搜查证要我看,我什么也没说。一直折腾到半夜11点,也可能是一两点,胡风刚从屋里出来,要把他带走。也不准我们俩说话,胡风只好和我打了个招呼,什么也没让带,就出门了。 胡风走后,搜查的人又把一间间房子都搜了个遍。
大约凌晨时候,我也被带走了,留下母亲、晓山。从那以后,有十一年的时间,我不知道他在哪儿。”
胡风被捕后,关押在北京秦城监狱。
(未完,点击这里:接下页)
【延伸阅读】 |
![]() |
|
(本站 2005-07-12 编辑转发 / 2018-11-28 修订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